47歲男腰痛、腳麻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併神經壓迫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47歲胡先生,近年來在做某些姿勢時,總會感覺到下背沉重感,活動受限,甚至延伸至右大腿後側、腳底有刺痛麻痺感,行動「卡卡」,雖然休息後可稍微舒緩,但因平時工作需要久坐,導致症狀惡化,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就醫後診斷為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椎間盤突出併神經壓迫,接受經皮內視鏡腰椎微創減壓手術後,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振生表示,出現腰痛、腳麻症狀時,首先要釐清病因,是否單一病灶造成症狀 (常見如:腰椎椎間盤突出、長骨刺、韌帶肥厚椎管狹窄、椎孔狹窄神經壓迫等)或是多種情形同時存在,退化、外傷、發炎、甚至腫瘤都有可能是原因,務必接受完整的病情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至於脊椎退化神經壓迫是否一定需要開刀?曾振生說,應由醫師進行神經學檢查,搭配X光影像甚至進一步的磁振造影,評估神經壓迫情形,再針對不同病因對症下藥。
曾振生指出,輕微症狀可以接受口服藥物、局部關節注射、物理治療(復健)、生活型態的調整(避免久站、久坐、勿彎腰做事、不搬重物)、甚至中醫針灸,獲得改善。若保守治療3至6個月,仍無法緩解症狀,甚至惡化,影響行走、睡眠及生活品質時,則可以考慮開刀,針對不同的病情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
曾振生說,腰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傷口約1公分大小,組織破壞極小,感染機會少,對骨骼肌肉破壞也少,病患術後疼痛減少,同時保留活動度,降低鄰近節退化機會,術後只需穿戴軟式背架即可,2-3天後可恢復正常生活作息,3個月內避免彎腰及搬重物。高雄榮總台南分院表示,腰椎內視鏡手術無健保給付。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