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5成學童蔬果量不足!民團:充足攝取感冒少7%

2024/07/18 13:34

癌症關懷基金會提醒,未吃足量蔬果的學童,感冒等健康問題發生頻率較高。(記者林志怡攝)

癌症關懷基金會提醒,未吃足量蔬果的學童,感冒等健康問題發生頻率較高。(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炎熱的暑假期間,孩子們最愛的甜飲、零食、炸物也誘惑力倍增,但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只造成長期的肥胖問題,腸胃、抵抗力都會出狀況。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發現,全台約50%的學童每天未吃足量蔬果,腸胃問題、感冒發生頻率也相對較高,而吃足量蔬果可讓發生頻率降低5至8%不等。

癌症關懷基金會針對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學生、於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期間辦理「台灣學童飲食調查」,了解學童體位,以及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健康狀況等,回收近3萬7778份有效問卷。

調查發現,26%學童有過重或肥胖的情況,且48%每天的蔬菜攝取量不足1碗、62%學童每天水果攝取量不足2個拳頭的量,另未每日攝取全穀食物、大豆或其製品的比例,則分別達到58%、79%,但每天攝取至少1次甜飲或零食的比例則高達21%、近1成的學童每天至少吃1種炸物或加工肉。

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何荺芯進一步指出,幾乎不吃蔬果的學童中,約50%表示自己「經常感冒」、40%「經常出現腸胃問題」,而1週內足量攝取蔬果天數達5天以上的學童經常感冒、經常出現腸胃問題的比例,則降低為43%、32%,健康問題發生頻率約降低8%,足量攝取全穀食物、大豆及其製品也有助於降低健康問題發生風險。

此外,何荺芯提到,有運動習慣的學童,飲食習慣也普遍較好,且新竹縣學童肥胖比例較低,蔬果、全骨、大豆及其製品攝取量也較多,也相對少吃甜飲、零食等低營養密度的食物。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則指出,雖學童在學校有營養午餐、應可一定程度確保其蔬果攝取情況,但目前僅有22%的學校配有營養師,且目前多數孩童仍不清楚營養午餐的食物攝取平衡原理,無法在用餐時確實落實各大營養素攝取,未來仍有極大的精進空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