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不只渴了熱了要喝水 13個時刻補水健康一「夏」

2024/06/28 18:17

營養師提醒,剛起床、想減肥、飯前、按摩前後、飛機上等,都是補水的最佳時間;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氣越來越熱,預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補充水份了,其實不只是渴了熱了要補水,程涵宇在臉書「程涵宇營養師 Dietitian Han-Yu Chen」和部落格發文提醒,有13個常忽略的重要時間點,記得一定要補充水分,正確補水,身體才能健健康康。

剛睡醒:早上第一件事是補充水分的最佳時間之一。身體經歷了長時間的禁食。為了簡單地開始,在第一杯早上的水中加入半個檸檬,開啟食慾。

肚子餓:飢餓和口渴在生理的反應上相當類似,有時候覺得肚子餓,其實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口渴了。大腦將這些觸發因素視為相同。所以,在去食品儲藏室之前,先喝點水。然後過幾分鐘,看看是否能滿足吃的衝動。

吃飯前:飯前喝水可能會幫助減肥。一項小型研究測試了人們在餐前30分鐘喝500毫升的水,比起整天隨意喝500毫升的水,3個月內瘦約0.7公斤!

想減肥:水不僅僅是一種無卡路里幫助自己產生飽足感的方式。它還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在一項研究中,50名超重女孩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前30分鐘喝了2杯水,飲食沒有其他改變。 8週後,他們體重減輕,體重指數和身體組成分數降低。水也會加速燃燒脂肪。

流汗時:做任何會出汗的活動,如三溫暖、浴缸泡澡、在炎熱、悶熱的天氣裡外出,都會導致身體流失水分。運動也是如此。當肌肉變暖時,身體就會出汗散發熱量,需要用大量的水來降溫。

運動前中後:需要大量的水來補充你流失的水分。但要喝多少呢?在運動或戶外活動之前,在水壺中裝滿 450~600ml的水;活動時,大約每10-15分鐘喝200至350ml;運動後喝 450至700ml的水。

營養師表示,在運動或戶外活動之前,在水壺中裝滿 450~600ml的水;活動時,大約每10-15分鐘喝200至350 ml;運動後喝450至700ml的水;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生病時:生病時補水是感冒好得快的關鍵,腹瀉、嘔吐和發燒等症狀會導致極度失水。一旦出現疾病跡象,務必大量喝水,尤其是在不餓的情況下。遠離酒精飲料。它們會讓身體系統更加乾燥。

飛機上: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飛行時會感到口乾舌燥?這一切都與海拔高度有關。機艙空氣溼度只有20%甚至更低,而機艙內大約有一半的空氣是從外部流入的。飛機上對肌膚的最大傷害,莫過於是乾燥缺水問題,為了應對超低濕度,一定要多喝水。

按摩前後:按摩前喝些水,可避免低血容積休克;按摩後喝些水幫助代謝,尤其進行的是深層組織或其他重型按摩後。

經期前/中:透過在月經前和月經期間喝大量的水來緩解經前不適並減少腹脹。痙攣或頭痛的最大原因之一是脫水;研究發現,多喝水可以縮短月經週期,緩解骨盆疼痛,緩解疼痛。

下午疲勞:下午3點左右,精力可能已經離開不在座位上了。建議這時候可以喝一大杯水或氣泡水,幫助增加一些活力,可添加檸檬或其他新鮮水果汁來提振情緒。英國營養雜誌指出,身體水分狀態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記憶力和視覺感知。

頭痛時:常常頭痛嗎?試試多喝水吧!偏頭痛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脫水。有些人即使是液體攝取量稍微減少也會引起劇烈頭痛。它還會讓您感覺模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需要醫療治療。特別是如果您容易偏頭痛,請隨時隨身攜帶水瓶並記錄攝取量。

重要活動前:我們大腦幾乎3/4都含有液體,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得太低,該器官中的血管就會收縮。研究發現,這會影響協調性、短期記憶、專注力和耐力。所以,如果常常感到疲倦和混亂,試試看多喝水,只需喝水就可以幫助腦袋更清晰恢復健康。

營養師程涵宇。(程涵宇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