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南投縣熱傷害25人 衛生局籲民眾謹記3招預防

2024/06/28 12:01

國內人夏後屢飆高溫,民眾可攜帶手持式電風扇散熱,預防熱傷害。(記者張協昇攝)

〔記者張協昇/南投報導〕國內人夏後屢飆高溫,中央氣象署針對各縣市發布高溫警示,南投縣衛生局統計縣內今年至6月23日止,熱傷害達25人,較4月增加13人,尤其暑假即將來臨,炎熱又潮濕的天氣,民眾容易因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而發生熱傷害情形,衛生局提醒民眾,進入盛夏務必謹記隨時補充水分等預防熱傷害措施,避免熱傷害上身。

南投縣衛生局指出,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民眾應謹記「3招預防熱傷害」,(1)保持「涼」爽:在穿著上以淺色與透氣材質的衣服為主,嬰幼兒衣著不建議有過多的包覆,尤其外出時,嬰幼兒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風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或選用適合的防曬用品。(2)「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補充水分,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3)隨時留心: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外出。

衛生局強調,如果身旁的人出現熱傷害徵兆,應採取「5步驟熱傷害急救」:

1.移至蔭涼通風處:當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食慾不振、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移到蔭涼通風處。

2.鬆脫衣物:移除其身上過多、不透氣或太緊繃的衣物,並讓其平躺,足部稍微抬高,若出現有嘔吐現象,則協助側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呼吸道阻塞,造成生命危險。

3.泡水或灑水散熱:全身頸部以下泡冷水,或用涼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如手邊可取得冰涼飲料罐,可放置於其頸部、腋窩和鼠蹊部。

4.補充涼水:意識清楚,可給予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若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則不可以給予飲水。

5.儘速送醫:在處理熱傷害的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噁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等等症狀,或超出可以當場處理的情況,應緊急撥打119,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此外,中央氣象署為提醒社會大眾注意防範熱傷害,同步於中央氣象署全球資訊網、「生活氣象」APP及Facebook「報天氣」粉絲專頁等處提供高溫資訊,民眾出門前可先查詢相關訊息,穿著合適服裝並做好防曬工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