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球首例!少年頭部植入神經刺激器 癲癇發作減少80%

2024/06/25 18:13

醫療團隊在諾爾森腦部植入能夠阻斷大腦異常電活動的電子裝置,讓諾爾森的癲癇發作頻率大大減少。(圖翻攝自X平台)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罹患雷葛氏症候群(Lennox-Gastaut syndrome,LGS)的英國少年諾爾森(Oran Knowlson),3歲開始癲癇頻繁發作,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直到去年10月,諾蘭森接受在腦部植入抑制癲癇發作的電子設備,術後半年多,諾蘭森癲癇發作頻綠明顯減少80%,成為全球首位接受此種手術且成功的人。

雷葛氏症候群是一種好發於兒童族群的癲癇型態,主要症狀是頻繁出現多種不同類型的的癲癇發作,臨床重要表徵為頻繁抽搐、發育遲緩及腦波圖異常,治療方式以藥物為主。不過LGS治療困難且預後極差,病患需終身用藥來控制病情。

根據《BBC》24日報導,來自英國薩默塞特郡(Somerset)的13歲少年諾爾森,3歲時被診斷出罹患LGS,自從發病後,每天都會癲癇發作數次,甚至上百次。因為時常需要緊急用藥,加上他也患有自閉症(ASD)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必須接受全天候照護,而這幾乎奪走他的童年時光。

2023年10月,諾爾森因緣際會下參與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for Children)、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國王學院醫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合作的醫學試驗,在其頭顱內植入英國醫療科技公司Amber Therapeutics開發的「Picostim神經刺激器」。Picostim神經刺激器是一個長寬3.5公分、厚度0.6公分的電子裝置。

該手術由兒童神經外科醫師蒂斯達爾(Martin Tisdall)主刀,在諾爾森的大腦視丘放入2個電極片,電極片有條導線能與神經刺激器相連,而神經刺激器則嵌入頭骨中固定,整場手術耗時約8小時。由於癲癇發作是由腦部突發、不自主地異常放電所致,植入的神經刺激器可向腦部發送電流脈衝阻斷或干擾大腦中的異常電活動。

諾爾森接受手術後休養約莫一個月,醫生才為腦內裝置開機,運行時並未造成諾爾森任何不適。術後已過半年多,諾爾森的母親開心向《BBC》表示,兒子癲癇發作頻率降低了80%,白天幾乎不再發作,晚上發作的時間變得更短,不僅生活品質大大提升,孩子也變得更開朗。

這是全球首例接受在腦部植入電子裝置抑制癲癇發作的患者,未來醫療團隊將升級諾爾森的腦內裝置,讓神經刺激器即時回應其大腦活動變化,阻止即將發生的癲癇發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