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適量吃水果! 專家:果糖攝多恐增痛風機率

2024/06/28 08:29

專家表示,存在水果中的果糖,我們在吃水果時會吃進去纖維、維生素、植化素等,相對健康很多;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吃下過多的果糖會造成肥胖,但「痛風」也與過多的果糖脫不了關係。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表示,日常生活中果糖無所不在,水果中也存在豐富果糖;果糖最後會代謝成尿酸,它是造成痛風的兇手之一,因此建議少吃一點含果糖的食物和飲料。

吳映蓉在粉絲團「吳映蓉博士營養天地」說明,基本上只要是果糖構造都一樣,只是存在水果中的果糖,我們在吃水果時會吃進去纖維、維生素、植化素等,相對健康很多,因為有纖維在,果糖被吸收比較慢,因為,有纖維我們不會一下子吃太多水果。所以,適量的吃水果(例如一餐控制在2/3碗以下),不會有問題。

她表示,果糖的代謝路徑很特別,要先消耗能量,也就是讓ATP(身體中的電池)一直耗損,身體會誤以為進入低能量狀態,為了自保,就彷彿在說:「糟了!我可能要面臨饑荒,必須打開生存開關來覓食、多吃一點。」這種原始的求生本能,會使身體囤積更多脂肪。

果糖容易堆積脂肪?她表示,果糖超愛變身為脂肪堆在肝臟中。所以,內臟脂肪高的人,有脂肪肝的人,請少喝一些含糖飲料。

吃太多果糖除了會造成肥胖,吳映蓉表示,也會引發痛風。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變成痛風,因為果糖最後會代謝成尿酸,它是造成痛風的兇手之一。所以,必須少吃一點含果糖的食物和飲料。

果糖無所不在 水果攝取適量

吳映蓉指出,可能有些人會說:「沒有呀!我哪有吃果糖?」其實果糖無所不在。有些人怕胖所以不敢吃米飯,把水果當飯吃,但其實米飯是澱粉的主要來源,澱粉由「葡萄糖」組成,而水果中則存在豐富的果糖。當然,水果適量是好的,但大量吃水果取代米飯可就不對了。

吳映蓉說明,像是咖啡會放的糖,或是煮紅燒肉會放的糖,有一半是的組成就是果糖,因此,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組成根本半斤八兩,建議總體降低甜食和飲料的攝取,才能減少果糖在身體裡面作怪,去手搖飲店,盡量點無糖飲品,無糖茶清涼又可口,沒負擔不會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