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嗨跳16蹲隔天「掰咖」醫:3類人別挑戰

2024/06/20 15:01

Energy的《星期五晚上》的舞蹈「16蹲」颳起旋風。(相信音樂提供)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男團「Energy」在最新單曲《星期五晚上》的舞蹈動作,隨著歌曲節奏連續進行16次蹲跳,推出後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迅速颳起「#Friday Night Challenge」16蹲挑戰旋風。近期復健科也感受16蹲威力,掛號病患增加三成,都是因為暖身不夠或者平常沒有練肌力趕鴨子上陣硬跳而拉傷求醫。

膝蓋關節及半月軟骨是身體的脆弱部位,無法承受外力撞擊和反覆壓力。(禾馨提供)

沒熱身跳16蹲 就醫增3成

禾馨醫療疼痛科暨復健科醫師饒紀倫表示,近期復健科有不少年輕患者因大腿肌肉拉傷或膝蓋疼痛掛號求診,原因都是在沒熱身情況下跟風挑戰16蹲,人數約增加三成。30歲上班族陳先生就因為大腿拉傷一跛一跛求診,他週末跟朋友去K歌一時興起挑戰16蹲,太久沒運動加上缺乏熱身讓他隔天起床變「掰咖」,只好緊急找復健科醫師協助。

貿然進行容易受傷 3類人勿輕易16蹲

復健科醫師饒紀倫指出,深蹲運動可以強化下半身肌肉群、提升心肺功能、改善平衡感、預防跌倒,16蹲類似深蹲運動加強版中的快速深蹲 (Speed Squat),算是一種高強度間歇訓練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除了訓練肌力、肌耐力,還可以加強爆發力和提升最大攝氧量。不過,連續16次快速蹲跳,肌肉必須迅速的收縮放鬆,關節也會承受極大壓力。如果平時沒有建立良好體能或是當下姿勢錯誤,一不小心就有機會受傷。他特別提醒,3大族群包括:膝關節疼痛或有舊疾病史者、甫進行關節手術者、 缺乏肌力與核心訓練者,都建議不要輕易嘗試挑戰。

安全16蹲 3暖身運動記得

若平常不擅長運動又想挑戰16蹲,饒紀倫醫師建議選擇平穩堅固的地面,穿著合適的運動鞋,先進行足夠的伸展與暖身,再從3至5次蹲跳開始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只要一感受不適便立刻停止,才是保護自己最安全的作法,同時也可以先做以下暖身運動來暖身。

1.抱膝運動:單腳放輕鬆伸直,另一隻腳彎起來,用雙手抱住膝蓋下方,之後將腳原地放下,換另一隻腳重複同樣動作

2.弓箭步轉體:是暖身運動裡最重要的動作。右腳在前,左腳在後,雙膝彎曲呈90度,上半身向右旋轉,停留3秒後交替動作。

3.原地踏步:反覆抬起左右大腿至腰部(近90度為佳),搭配雙手前後擺動。

饒紀倫提醒,膝蓋關節及半月軟骨是身體的脆弱部位,無法承受外力撞擊和反覆壓力,不僅可能帶來急性裂傷,甚至引發關節積水、關節炎等問題。假使因蹲跳導致膝蓋、腳踝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可先冰敷10 至20分鐘,感到刺痛就暫停冰敷,待紅腫熱痛緩解即停止冰敷以免阻礙血液循環,如果仍持續感到疼痛不適,則建議盡快至復健科或骨科就醫,找出疼痛原因並設法治療改善。

禾馨醫療復健科暨疼痛科饒紀倫醫師。(禾馨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