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背痛腳麻走路站不直? 當心「脊椎狹窄症」上身

2024/06/18 11:04

醫師表示,脊椎狹窄症最常發生的位置是在第4、第5腰椎。常會有疼痛無力的現象,同時伴隨腰背部、臀部劇痛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經常聽到長輩抱怨走不動、走沒幾下就腳麻無力,甚至還有腰痛、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解釋,這有可能是「脊椎狹窄症」,常會有疼痛無力的現象,同時伴隨腰背部、臀部劇痛等。治療方式可分保守治療與積極治療,初期可先採消炎藥、物理治療或增生療法,嚴重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發文指出,骨骼關節會隨著年齡退化,如果有姿勢不良、久站久坐、運動傷害等習慣更容易加速老化磨損,而當椎管出現嚴重狹窄時,就可能壓迫到神經,進而引發背痛、腳麻、跛行等症狀,也就是骨科中常見的脊椎狹窄症‍。

好發第4、5腰椎 診斷、治療1次看

陳鈺泓說明,脊椎管是由上下脊椎骨所連結形成的空心管,含有脊髓及神經,裡頭的空間能確保神經不受到壓迫。當脊椎結構退化耗損,造成骨頭及韌帶增生或椎間盤塌陷等原因,導致椎管內壁變窄,進而壓迫到脊髓及神經根,引發形成脊椎狹窄症(spinal stenosis),其中最常發生的位置是在第4、第5腰椎。

他表示,脊椎狹窄屬於漸進式疾病,通常病程很長,因此症狀會緩慢出現且日漸嚴重。最主要的症狀是出現在下肢,常會有疼痛無力的現象,同時伴隨腰背部、臀部劇痛,且會隨站立或走路而加劇。此外,疼痛的症狀也會因姿勢而改變,當坐下或彎腰時,腰椎會呈現前屈狀,使時脊椎管會變寬,而疼痛則會稍微緩解。

臨床上要診斷脊椎狹窄症和常見的骨骼疾病類似,主要會先透過理學檢查,觀察症狀與神經反射;接著再藉由X光、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來坐進一步的確認及檢查,能更清楚了解病患脊椎、軟組織和神經的狀況。

陳鈺泓提到,治療方式同樣可分為保守治療與積極治療。初期可先透過消炎藥、物理治療或增生療法等方式,減少神經壓迫以改善症狀;若是效果不彰或較嚴重的情況,則可考慮採手術治療,如腰椎椎弓切除術、腰椎融合術等方式來穩定脊椎、減緩神經脊髓壓力,從根本解決病患的疼痛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