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搞懂消化不良5大元凶 醫教「這樣做」避免復發

2024/06/11 12:08

醫師表示,經常消化不良,建議一定要掌握細嚼慢嚥,及飯水分離原則,並可視情況吃一些酵素幫助消化,但是根本的問題要解決,否則還是會經常復發;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也經常消化不良、脹氣?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在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導致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含吃太快、吃了會導致脹氣的食物、經常吃胃藥導致胃酸不足、吃飯時喝太多湯湯水水、小腸細菌過度增生等。因此建議一定要掌握細嚼慢嚥,及飯水分離原則,並可視情況吃一些酵素幫助消化,但是根本的問題要解決,否則還是會經常復發。

劉博仁曾發文表示,當壓力來臨時,腸子內的神經系統會因此停擺所有消化工作,當這罷工持續時,就會感到消化不良,營養吸收一定受到影響,更麻煩的是,胃及腸子的蠕動轉變成痙攣性收縮,就會感到胃痛,有時還會痛到想嘔吐。相反的,「心寬體胖」則是因為身處太平盛世,幾乎沒有壓力,甚至是相當快樂,所以腸神經系統運作相當順暢,消化吸收非常順利,自然而然身體就比較豐腴。

劉博仁說,腸神經元也會分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最有名的就是血清素,腸神經元會透過不同方法與大腦相互溝通,像是迷走神經、多巴胺、腦內啡、催產素、促腎上線皮質素釋放因子(CRF)等,因此「腸—腦連結」(gut-brain connection)是目前研究重點。

消化不良別猛吃藥 7方法改善

劉博仁提醒,情緒會影響腸胃功能,腸胃神經功能失調也會影響情緒,無論何者為因、何者為果,若是用「唇亡齒寒」來比喻腸跟腦的關聯一點也不為過。因此當長期腸胃不適,排除腫瘤、感染等因素之後,不要只是猛吃胃藥,而是要恢復身心平衡狀態,透過靜坐、冥想、氣功、太極拳、瑜珈、補充益生菌、修補腸漏等,來達到腸腦平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