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2大體質吃粽應適量 中醫教「這樣做」提升代謝效率

2024/06/10 14:21

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提醒,粽子雖然是應景食物,但有出現上呼吸道症狀,以及濕熱體質等2族群,應適量食用;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10日)是農曆5月5日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提醒,粽子雖然是應景食物,但有出現上呼吸道症狀,以及濕熱體質等2族群,應適量食用。想改善這些問題,平時能透過按摩中脘穴、足三里與內關穴,幫助行氣和胃,並適時搭配規律運動與適量飲水,讓身體得到最佳的代謝效率。

陳信宏在臉書專頁「阿信中醫師.陳信宏」發文指出,南部粽內餡多以蒸煮的方式製成,北部粽則多會將糯米先炒香後,再包入粽葉中,不論哪一種,都非常美味。但是要注意,有以下2情況,粽子應適量食用。

●出現上呼吸道症狀:由於粽子當中的糯米黏性強、性溫,多食容易生痰, 調味使用的胡椒又具有刺激性,花生與栗子屬種子果仁類,富含油脂,也算是偏溫的食材,因為上述食材,對於上呼吸道出現熱症症狀不利,因此比較不適合。所以如果出現乾咳、多痰、痰黃稠黏、咽喉疼痛,甚至發燒,建議暫時不要食用。

●濕熱體質者:平時若有胃腸不適者,消化不良很容易脹氣、胃酸食道逆流,肉粽應適量攝取,每餐不宜超過2顆。如若容易出現皮膚癢疹、頭皮或是臉上容易出油、總覺得口苦、口乾,甚至容易嘴巴破洞,也需要留意應適量食用,避免過服肉粽後,反而導致身體濕熱的症狀又出現。

陳信宏提醒,正因這段期間時節偏濕偏熱,建議大家可在飯後適度飲茶,不但去油又解膩,還有助消食散積之效。如若有出現上呼吸道症狀者,還可再添加薄荷、山楂、桑葉、菊花、甘草梢等,有助於清咽利喉,減少喉癢咳嗽等不適的感覺。此外,餐後飽食,為避免腹脹或負擔,趁著陰涼也可以適度散步以幫助消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