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孕期抗癌! 40歲媽媽勇敢戰乳癌 生下健康男寶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40歲的蔡小姐2年多前懷孕第2胎5個多月時,感覺左乳刺痛癢,摸到硬塊,就醫檢查確診罹患乳癌第二期,為了守護家人與自己,勇敢抗癌,孕期接受對母胎相對安全的前導性化療,生下健康男寶後,接著進行全乳切除重建,並完成放療、輔助性口服化療,現在持續接受停經針及抗荷爾蒙治療,恢復良好,提醒孕產婦防癌保養的重要。
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陳威志指出,婦女懷孕期間也可能罹癌,其中乳癌為妊娠期婦癌發生率第一名;中榮乳房外科醫師林慈恩指出,妊娠期乳癌發生的機率約為每3000至10000次懷孕中會有1例,懷孕及哺乳期間,因荷爾蒙變化會使乳腺組織較為緻密,可能影響早期病灶的發現。
林慈恩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也要留意乳房的變化,如有摸到硬塊、不均勻等異常感覺,應及早就醫檢查,可透過無輻射疑慮之超音波檢測,及時診治。
林慈恩說,蔡小姐懷孕時接受超音波檢查在左乳有2顆約2、3公分的腫瘤,及穿刺切片確診,根據孕期階段及癌症分期,進行前導性化學治療,並定期進行胎兒監測,足月生下健康男寶後,再做正子斷層掃描,確診為管腔細胞B型乳癌合併腋下淋巴轉移,持續完成化療後,檢查也看不到腫瘤。
蔡小姐接受全乳切除、腋下淋巴廓清及義乳重建手術,最後進行放療,及一年的輔助性口服化療,目前持續接受停經針及抗荷爾蒙治療,她說,懷孕治療期間有腹中次子倍伴,一點也不孤單,丈夫也帶著大兒子陪伴到處遊玩吃喝,感謝家人一路支持。
林慈恩說,懷孕期間罹患乳癌有多種治療選擇,會依孕期階段、乳癌類型及分期等情況,規劃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在第2至第3孕期(14-32週)發現時,可先安排前導性化學治療,產後再接續治療;懷孕初期發現早期乳癌,可考慮手術治療;懷孕後期確診,可待生產後再開始治療。
中榮婦產科醫師陳雅芳提醒,懷孕期間會增加心肺功能負擔,如有心臟病、甲狀腺疾病及糖尿病也可能加重,應多警覺。
台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也統計2018至2020年治療的乳癌個案,4年存活率分別為第1期98%、第2期93%、第3期83%、第4期52%,不亞於全國平均的97%、93%、81%及52%;另外,對癌症後的生育保留,婦女醫學部生殖醫學中心也提供凍卵及生育計畫諮詢,統計2012至2022年有42名乳癌患者接受凍卵、冷凍胚胎或凍存卵巢組織等生育保留,成功活產率達63.2%,有效助女癌友保留「生」機,相關結果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