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果蠅睾丸暗藏秘密武器!新發現酵素或可有效控制害蟲

2024/06/10 10:07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原本被認為與甲狀腺激素調節有關的果蠅睾丸酵素,在控制精子生成方面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發現為害蟲控制提供了一種新方法,有可能影響傳播疾病和損害農作物的害蟲的生育能力;示意圖。(取自Freepik)

〔記者陳成良/台北報導〕你是否厭倦了惱人的蚊子或其他害蟲?現在,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害蟲控制方法,這項研究或將為農業和疾病控制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研究團隊原本在研究碘在甲狀腺中的作用,發現了一種名為碘酪氨酸脫碘酶(iodotyrosine deiodinase)的酵素,其作用在於調節體內碘的含量,以維持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然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這種酵素不僅存在於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等脊椎動物中,也出現在果蠅、海葵等不需要碘的生物體中。

研究團隊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這種酵素在果蠅睾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可以調節一種稱為溴酪氨酸(bromotyrosine)的物質的含量。當這種酵素的活性被抑制時,溴酪氨酸會在果蠅睾丸中積累,從而嚴重抑制精子的產生。

研究團隊的領導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化學系教授史蒂文·羅基塔(Steven Rokita)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控制果蠅種群,這將為控制各種生物和農業害蟲提供有效的途徑,首先是蚊子種群。」

這項研究發表於2024年5月15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研究人員目前正在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瘧疾研究所以及其他機構合作,研究這種酵素對蚊子的影響,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害蟲控制。

研究結果表明,探索生物體中看似不重要的生物過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進一步研究這種酵素的作用機制,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它來控制害蟲,保護人類健康和農業生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