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化暑氣解脹氣 中醫授3招端午養生法

2024/06/08 17:52

端午節天氣濕熱,中醫師提醒,此時食材保鮮不易,容易滋生微生物,再加上吃粽子,更容易加重消化系統的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不過吃粽子容易難消化,天氣悶熱又很不舒服。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陳昭仁指出,端午節這段時間,因為陽光強烈且氣候炎熱潮濕,容易中暑及脹氣,分享3招端午養生法,化暑氣解脹氣,包括:使用芳香藥材、辛溫藥材做香包或進行穴位敷貼、解暑中藥茶飲湯品。

陳昭仁表示,端午節的時間大約在傳統節氣「芒種」與「夏至」之間,又因認為這個時節陽氣最旺,因此也叫做「正陽節」,再因這個節氣陽光強烈,氣候炎熱潮濕,容易產生許多疾病。

陳昭仁分享個案,50餘歲男性患者,因久咳不癒,特別是躺下與吃飽常會咳嗽,脈診在脾胃部分有脹氣,後來才知道該患者經常吃麵食或油飯,而且飯後馬上坐沙發看電視,後來開立相關健脾益胃、消食化積的藥物,咳嗽改善許多,因此消化不良除了主觀感覺會腹脹、打嗝、排便不暢以外,還可能伴隨有咳嗽、胸悶、甚至有些鼻涕倒流,也可能是因為消化不良伴隨胃食道逆流所致。

中醫師指出,消化不良除了主觀感覺會腹脹、打嗝、排便不暢以外,還可能伴隨有咳嗽、胸悶;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端午養生3招

●芳香藥材幫助化解暑氣:陳昭仁指出,端午節時值氣候濕熱,多會有消化不良、皮膚搔癢、呼吸不暢、倦怠無力的症狀,所以習俗上會掛菖蒲、點艾草等有香味的植物來達到緩解上述症狀,與中醫觀點的「暑熱傷氣」、「濕困脾胃」、「芳香化濕」等息息相關。

●辛溫藥材做香包或進行穴位敷貼:他提到,人體的第一層防禦系統就是皮膚和黏膜,而肺部與呼吸有關,也常常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所以中醫所說的「肺主皮毛」,中醫在預防或治療皮膚病,常常會用苦味藥或辛味藥來解熱宣透,像是艾葉的性味就是苦辛溫。

中醫分享3招端午養生法。(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解暑中藥茶飲湯品緩脹氣:他表示,因為這個季節食材保鮮不易,溫度上升更容易滋生微生物,所以常常會有腸胃道相關的疾患,又因端午節習俗吃粽子,更容易加重消化系統的症狀;在中醫的經典《傷寒論》中的陽明病、太陰病,其中的條文就是在論述消化系統的疾病,其治療邏輯大抵仍以消除過多食物積聚或濕熱所產生的疾病。

陳昭仁建議,可煮洛神荷葉茶(山楂、陳皮、洛神花、荷葉各3克,加入800c.c.的水再用電鍋加熱)、薄荷茶、綠豆薏仁湯等來消除脹氣、降低暑熱;但如果是平常就有肝膽腸胃相關問題,除了要忌口、飲食節制之外,仍應就診專業的中醫師,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能食」與「不能食」對於人體維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不可不慎。

中醫師教煮洛神荷葉茶消脹氣。(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陳昭仁。(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