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本土登革熱連5週+0 啟用攝像機及伸縮棒嚴查屋簷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高雄市本土登革熱自4月底起已連續5週無新增病例,目前已解除今年第1波疫情,不過因雨季、天氣轉熱,加上暑假出國旅遊旺季,將成為登革熱流行的高風險,今(7)日衛生局舉行全市大會師,並將啟用「高解析攝像機及伸縮棒」檢查屋簷溝阻塞情形,避免成為病媒蚊孳生源。
衛生局今早在三民區寶德里廣場舉辦全市38區登革熱社區總動員暨環境大掃蕩活動,由市府副秘書長王啓川表示,高雄今年本土案例於4月底時累計135例,至今未再新增個案,不過近期氣溫上升且連續降雨,「埃及斑蚊」蟲卵在攝氏32度的高溫下最快6天就可以孵化、羽化成病媒蚊,預期社區病媒蚊密度將大幅攀升,一旦有感染登革熱的民眾進入社區,疫情將可能爆發流行,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是當務之急。
為阻斷境外移入的登革熱進入社區傳播,衛生局近期推出「入境有症狀,快篩後防蚊隔離」措施,即入境者出現發燒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時,除快篩外,衛生局也會協助民眾就醫防蚊隔離,等待PCR結果出爐再進入家戶。
衛生局長黃志中強調,登革熱快篩有一部分是偽陰性,所以入境後還是會針對住家的環境監測,此外,也有3分之2的確診者沒有症狀,因此呼籲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回國1週內有症狀還是要到醫療院所檢驗。
疾管署高屏區管制中心主任林明誠補充說明,疾管署在機場的發燒篩檢站,遇入境發燒者就會攔下篩檢,不過如果是剛發作,抽血檢驗其抗原還是陰性,就會由衛生局監測其住家,以降低日後確診前的傳播風險。
市府防疫團隊針對社區菜園、市場攤集場、果菜市場、公園綠地、工地等高風險場域加強巡查,亦請民眾主動積極檢查住家室內外環境,尤其雨後48小時務必儘速「巡、倒、清、刷」,不僅要清除積水容器,也要針對屋簷溝進行檢查,確保排水順暢,避免積水孳生病媒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