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孩子用餐慢吞吞 醫授4方法:吃飯不要看3C

2024/06/06 18:26

陳如瑩分享改善小孩吃飯吃太久的方法,包含讓孩子自行決定食量、設定用餐時間、讓孩子參與烹飪過程、增加孩子的活動量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我的小孩喜歡把食物藏在嘴巴裡發呆,大家都吃完了只剩他一個。」「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咬了很久卻都不吞下去?」愛群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表示,在門診中,許多家長提到孩子吃飯的時間拖得很久,讓他們非常困擾。對此,她提供了以下幾種方式供家長們參考,包含讓孩子自行決定食量、設定用餐時間、讓孩子參與烹飪過程、增加孩子的活動量等。

陳如瑩在臉書專頁「陳如瑩醫師-小兒腸胃 親子減重」發文分享4個方法給家長參考,希望在餐桌上能夠減少餐食時間,讓孩子更有效率地完食。

設定用餐時間 遠離3C誘惑

陳如瑩表示,​跟孩子約定用餐時間(通常半小時是一個合適的用餐時間)。這像一個小任務遊戲,也同時讓孩子知道時間的概念。吃飯時專心吃,不建議一邊用3C看影片,這會影響專心度並延長吃飯時間。

讓孩子有主導權 決定自己吃的量

陳如瑩指出,​有時家長會給孩子過多的食物,對於食量較少的孩子來說,會造成視覺的心理壓力。鼓勵家長讓孩子自己夾取應該吃的份量,或者先從少量給,吃完再添。這樣可以減少飯桌上的壓力,但一樣可以達到均衡飲食的效果。或是讓孩子在餐盤上用各式菜餚拼成喜歡的圖案(例如一張臉或一隻動物),然後再請他把成品吃光光,這種遊戲方式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孩子。

讓孩子參與準備食材與簡易烹煮

陳如瑩提到,​帶孩子去市場買菜,讓他們認識各種食材,並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自己選擇的食材,孩子通常更願意接受新的嘗試。烹煮過程中,讓大一點的孩子擔任助手,如用蛋糕塑膠刀切豆腐,洗菜,打蛋或攪拌。在餐桌上可以稱讚孩子:「今天這道菜是小寶幫忙一起煮的,大家來嚐嚐看!」這樣共同備餐的參與感會激發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和接受度,更願意把飯菜清空。

增加孩子活動量

陳如瑩說明,當人體感到飢餓時,會產生想要進食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讓孩子在吃飯時夠餓,可以透過體能活動能增加食慾。現今孩子們的體能活動時間偏少,應該鼓勵增加身體活動量。例如在公園多玩,跑步、踢球、丟球、跳繩等都是很好的體力消耗方式。在正餐前兩小時不提供食物,點心盡量避免高熱量加工食品,而以健康原型食物為優先,如鮮奶、水煮蛋、香蕉等等。

透過體能活動能增加食慾。應該鼓勵孩子們增加身體活動量。例如在公園多玩,跑步、踢球、丟球、跳繩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陳如瑩提到,有些家長說孩子不吃飯,但仔細一問發現一天攝取的奶量和零食過多。一歲以上的孩子,一天建議攝取的總奶量約500毫升,其他熱量應由均衡營養食物攝取。奶量和零食的控管非常重要,這樣孩子的身體才有餘裕吃下對其生長有益的食物。

陳如瑩表示,在門診,兒科醫師會同時排除孩子是否有潛在的疾病造成吃飯過久。例如,詢問是否有便秘、腹痛、噁心嘔吐,或者牙齒咬合問題。也會檢查口腔狀況,確認是否有感染或口腔潰瘍等狀況。腸胃問題、沒有食慾或是無法正常咀嚼吞嚥都可能是造成孩子吃飯吃得慢的原因。​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