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預防食品中毒 謹記落實「5要2不」原則

2024/06/06 09:10

新竹市衛生局提醒,生蚵、生蠔、扇貝、鮑魚、蛤蜊及淡菜等貝類水產品,應澈底加熱後再食用;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食藥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5到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之高峰期,應特別注意食品保存,避免微生物滋長。新竹市衛生局於臉書發文提醒,只要遵守「5要2不」原則,就能躲避食品中毒的邪惡陷阱。也就是「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以及「不」飲用山泉水、「不」食用不明動植物。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要預防食品中毒,生蚵、生蠔、扇貝、鮑魚、蛤蜊及淡菜等貝類水產品,應澈底加熱後再食用,調理食品前後,需洗淨雙手,手部有傷口,應避免直接接觸食品或戴手套調理。料理使用的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

針對諾羅病毒,新竹市衛生局也呼籲落實5原則:勤洗手、不生食、不生飲、注意餐飲人員健康、注意餐飲環境衛生。

根據食藥署,常見的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但未必所有症狀會同時發生。患者年齡、健康狀況、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吃進的量等因素,均會影響中毒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弱的人症狀會較嚴重,甚至可能死亡。一般食品中毒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1週到10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