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血壓起起伏伏? 中醫調理肝腎控血壓

2024/06/05 20:05

中醫師邵禹豪表示,中醫治療血壓著重在肝、腎兩臟,少部分也要考慮心臟的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沉默殺手」高血壓若長期沒控制好,可能會導致諸多疾病纏身。除西醫治療外,中醫能不能治療血壓問題?中醫師邵禹豪表示,可以。依照中醫理論,治療血壓要著重在肝、腎兩臟,少部分也要考慮心臟的問題,若從八綱辨證來說,又可以分成「熱」、「虛」兩大類,前者要用攻的,把熱給清除掉;後者要用補,把氣給補起來。

邵禹豪在臉書專頁「中醫師邵禹豪.阿豪醫師」發文分享,近期來治療巴金森的患者,發現血壓高達180/120mmHg,故每次治療都還是會請患者再次測量血壓監測治療效果。經過兩週的針藥合併治療,無任何降壓西藥的介入,近日回診血壓已恢復到120/80mmHg。

肝中血水不足 易有面紅、頭暈

邵禹豪表示,以肝來論,肝除了是掌管婦科疾病的重要臟腑,也有調節全身氣血與自律神經的功能。倘若肝的火氣太大,或是肝中本身的血水不足,會出現頭脹痛、面紅、頭暈目眩等症狀,原因就是陽氣無法沉潛,於是蓄積在身體上部,此時的血壓也容易偏高。

腎氣虛衰會出現血壓較高問題

邵禹豪進一步說,第二種要從腎來治,腎中之精氣是全身臟腑之氣的根本,同時腎也是調節水氣的重要臟腑,如果腎氣虛衰,致使無法調節水液代謝,水氣蓄積在體內無法排除,也會出現血壓較高的情形。

邵禹豪提醒,中醫治療高血壓除著重肝腎外,心陽虛、胃火旺或是肝鬱氣滯,也都可能造成血壓升高,故臨床上並沒有什麼通知的辦法,仍要細心體察每位患者的病況表現,才能有效地對證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