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端午健康吃粽 低鹽低脂配高纖無負擔

2024/06/04 11:00

端午到來,豐原醫院營養師楊惠茹教導民眾如何健康吃粽。(豐原醫院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端午節將近,各式粽子紛紛上市,豐原醫院營養師楊惠茹教導民眾挑選及自製適合自己的「健康養生粽」!因粽子多為糯米製成,配料油膩,容易消化不良或引發急性腸胃炎,建議民眾細嚼慢嚥,一天吃一小顆就好,並盡量在白天食用。

楊惠茹表示,很多人吃粽習慣沾醬,但粽子配料一般皆已使用醬油、鹽等醃製調味,乾蝦米、乾魷魚等配料則屬加工食品,也都會先用鹽水煮過後再進行乾燥,其鈉含量相對較高,若再使用甜辣醬、醬油膏,鹽量恐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增加高血壓風險。

傳統肉粽內餡多以三層肉或五花肉為主,北部粽用豬油將米飯及配料炒香,南部粽則是加花生,都會增加油脂含量,楊惠茹建議可選用干貝、蝦子、豬瘦肉、牡蠣、毛豆、黃豆及其製品等取代五花肉,低脂又健康。

另把全榖雜糧類放進肉粽,取代部分糯米,除可增加纖維量,改善糯米不易消化、脹氣問題,又可延緩血糖上升。

全榖雜糧類像是紫米、五穀米、燕麥、藜麥、薏仁、栗子、紅豆、蓮子等,再搭配一碗彩虹蔬果,如深綠色蔬菜、青花菜、甜椒與奇異果、木瓜等富含膳食纖維與酵素的蔬果,以當餐「吃到蔬果」為最基本的飲食原則,有助於增加飽足感、幫助消化及腸道蠕動。

楊惠茹表示,甜粽或鹼粽內餡多以豆沙、棗泥為主或是淋上蜂蜜沾上糖粉,糖份過量攝取易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穩定。必要時應以代糖取代蜂蜜、果糖等沾醬。

對於慢性腎臟病人來說,肉粽內含的鹹蛋黃、蝦米、花生、蘿蔔乾,或甜粽中的豆沙餡、芝麻餡等,都屬於高磷、高鉀、高鈉的食材陷阱,患者應注意鈉磷鉀的攝取量,才不會加重腎臟負擔。

由於蛋白質不足容易產生飢餓感,楊惠茹建議民眾可額外搭配一掌心的豆魚蛋肉類等蛋白質來源,以低脂肉類取代五花肉,不僅能大大降低過多飽和脂肪的攝取,也能補充優質蛋白質。適量蛋白質對於體重控制和預防年長者肌肉流失,有一定的幫助。

此外,吃粽子也別忘多喝水,飯後喝水可減緩油膩及幫助腸胃消化代謝,避免便秘、脹氣且有利代謝。飯前喝水則易產生飽足感,避免粽子吃過量。還有適量運動,可消耗熱量,有助於體重控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