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小心糖尿病風險增6倍! 代謝症候群5指標 您中幾項?

2024/05/30 21:58

醫師提醒,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時,需特別注意;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提醒,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時,需特別注意;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久坐又不運動,常吃加工食品、大魚大肉,小心代謝症候群上門!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提醒,台灣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代謝症候群,它不只是讓你變胖,還會增加6倍罹患糖尿病風險,因此平時需注意腰圍、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數值是否異常,若滿足3項以上者,恐有代謝症候群問題,需積極治療,並改善生活、飲食習慣。

診斷標準 需至少滿足5個中的3項

何謂代謝症候群?許芷瑜在臉書專頁診所專欄Youtube說明,其為一種綜合症狀,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和腹部肥胖,若不及時治療,會大大增加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在台灣,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達24.8%,相當於每4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受影響。

許芷瑜進一步解釋,代謝症候群元兇是「胰島素阻抗」!因肥胖問題、高糖高油飲食等原因,使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變差,造成胰島素阻抗,血液中的葡萄糖不易進入細胞內,使身體代謝出現問題。她也藉此提供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需滿足以下5個標準中的3項以上: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醫師表示,體檢時要注意5大危險指標,若符合3者以上,即有代謝症候群問題。(初日診所提供)

醫師表示,體檢時要注意5大危險指標,若符合3者以上,即有代謝症候群問題。(初日診所提供)

代謝症候群6大危險因子

許芷瑜表示,代謝症候群6大危險因子,主要可分成3大關鍵,包括:不良的生活型態(約50%)、遺傳因素(約20%),以及壓力及其他因素(約30%)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病史的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較高。

●缺乏運動:運動不足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第2型糖尿病風險。

●不良飲食習慣:常吃超加工食品、精緻澱粉者要注意,其中前者含有大量反式脂肪和ω-6脂肪酸,增加體內發炎因子,導致慢性發炎;後者若是過量攝取,會導致體重增加,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抽菸:吸菸會增加腰圍、三酸甘油酯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飲酒:酒精會損害腸道和肝臟功能,導致全身性發炎,因此重度飲酒會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

●壓力:長期壓力會引起慢性發炎,提高代謝異常風險。

5大絕招遠離代謝症候群

●聰明選,健康吃:遵循211飲食原則,多吃蔬菜,選擇優質蛋白質和油脂。

●站起來,動30: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即使在辦公室久坐,也要多爬樓梯、多走路。

●不吸菸,少喝酒:戒菸和控制飲酒,避免代謝疾病的風險。

●壓力去、活力來:適當釋放壓力,避免慢性發炎。

●做檢查、早發現: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代謝症候群。

許芷瑜補充,代謝症候群看似常見,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透過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查,可預防、改善代謝症候群,若發現腰圍變大的趨勢,不妨及時尋求醫師或營養師幫助,保持健康,從現在開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