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刻不容緩 專家、病友齊盼治療給付趕上國際

2024/05/30 09:54

癌友期待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可補足健保給付藥品的不足;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癌症連續41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首位醫師總統賴清德打出「健康台灣」願景,力拼2030年癌症死亡下降3分之1,但健保給付用藥落後國際標準治療恐成一大阻礙,病友希望寄託百億癌症新藥基金,衛福部長邱泰源保證有經費成立,給付藥品會請專家評估,讓患者得到最佳治療,不因經濟能力不足而用不到該用的藥。

健康台灣論壇召集人、前成大醫院院長陳志鴻坦言,醫療發展日新月異,諸多健保給付規定卻久未更新,是醫界長期怨言。醫療政策須基於科學基礎、實證醫學,癌症治療可聽取癌症醫學會等代表性專業組織意見,遵守國際標準治療或加上本土數據訂出台灣標準治療並定期更新,專家有共識且癌症病人也需要,健保就該給付,否則醫師處在標準指引得不到健保支付困境,病人也恐未能自費而無法獲得最佳治療。

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以晚期肺癌為例,國內第4期5年存活率13%,台大醫院可達18%,若爭取到這5%差距,自然減少癌症死亡,而關鍵在於患者可接受所有所需治療。目前癌基因突變可獲健保給付標靶藥,無突變卻仍以化療為主,落後國際標準治療建議併用免疫治療,兩者作用機制不同可加成效果,建議儘速接軌。

辛苦工作大半輩子攢夠退休金,打算開心迎接第二人生的劉楊女士,不料從職場下線後,等待她的是第4期肺癌噩耗,更糟的是癌基因未突變,無法使用標靶治療,醫師建議併用化學與免疫治療,但免疫治療未納健保,自費恐不到2年就會用光退休金,當下頓時有畢生努力都化為烏有的挫敗感,所幸最後有商業保險支應。不過,她也提到,不是所有癌友都有商保理賠,期盼政府給付所需療程,會是病人很大助力。

收治劉楊女士的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說明,當初主要考量患者癌基因無突變,單純化療效果不佳,一定要加上免疫治療,目前病況控制良好,腫瘤已經變小到一定程度,持續每3個月、6個月追蹤中。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病友團體推動癌藥基金就是發現健保給付藥品與國際標準治療落差,納保項目也訂嚴苛條件僅3成患者用到,因此期待加速給付完成3期臨床試驗新藥;尤其許多青壯年背負養家重擔,是健保主要繳費族群卻無法接受國際標準治療並不公平,須迫切解決。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也指出,該會去年調查1200多個癌症家庭,病友自費醫療達6成4,超過4成5用於健保未給付藥品,其中2成超過百萬元,直呼有些新藥每月高達10幾、20幾萬元,並非一般家庭負擔得起,更別說經濟弱勢,存在醫療公平性與階級化隱憂。目前完成3期臨床試驗也證實療效並列入國際標準治療藥品,受限財務衝擊太大而遲未納健保,是癌症用藥困境,期待提高新藥涵蓋率,不要落後日韓。

新政府的百億基金政見如沙漠綠洲,是嚴酷環境的活命希望。蔡麗娟指出,針對這屆朝野立委意向調查中,截至5月10日初步回收近3成問卷,33位完成填答,全數認同癌症自費治療超出大部分家庭負擔;近9成支持成立百億基金;9成以上支持百億基金法源應列為新政府就任後,衛福部首要施政工作之一,確保財源永續。

陳志鴻認為百億基金要獨立於健保總額外;民進黨立委、立法院厚生會提升台灣癌症新藥可近性委員會總召集人劉建國指須有別健保給付,不論通過2或3期臨床試驗用藥,應是彌補健保不足之處,經專家評估可行後動支,意義才大。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提到,他立院首個法案提出「癌症防治法」修正草案,規定政府設基金,主管機關應辦理癌症預防、篩檢及補助健保未給付癌藥等,包含國際標準治療藥品,畢竟都是救命藥,拖一天就提高致死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