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8歲男喘不過氣、無力竟是心病 輔醫8小時完成高難度手術

2024/05/08 14:24

輔醫今天舉行「心臟血管外科首度完成複雜主動脈疾病合併嚴重瓣膜逆流及心衰竭手術」記者會,左為院長黃瑞仁、右為主刀醫師游皓鈞。(記者董冠怡攝)

輔醫今天舉行「心臟血管外科首度完成複雜主動脈疾病合併嚴重瓣膜逆流及心衰竭手術」記者會,左為院長黃瑞仁、右為主刀醫師游皓鈞。(記者董冠怡攝)

〔記者董冠怡/新北報導〕1名58歲男子無抽菸病史,因呼吸喘不過氣、虛弱無力,被送往泰山區的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簡稱輔醫)急診,診斷出患有複雜主動脈疾病,合併主動脈瓣嚴重逆流及心臟衰竭,緊急接受手術後狀況穩定且已出院,持續定期追蹤;輔醫今(8)天舉行記者會,院長黃瑞仁說,這是一項高難度手術,也是院內首例,開心直呼「非常不容易!」並感謝跨團隊的努力。

「病人整條主動脈都很不健康!」主刀醫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指出,患者本身有高血壓、個性易緊張焦慮,長期下來身體出狀況;到院時檢查發現,嚴重主動脈瓣膜逆流導致肺水腫與心臟衰竭,左心室收縮分率小於4成,加上升主動脈有一直徑6.8公分的穿透性粥狀動脈硬化潰瘍血管瘤,相當少見,以及降主動脈剝離,裂口鄰近左側鎖骨下方動脈開口,當主動脈一旦破裂,死亡率很高。

患者縱膈腔擴大(紅色箭頭)、肺紋路增加(藍色線條),可能暗示主動脈剝離或血管瘤、心臟衰竭。(輔醫提供)

患者縱膈腔擴大(紅色箭頭)、肺紋路增加(藍色線條),可能暗示主動脈剝離或血管瘤、心臟衰竭。(輔醫提供)

圖為穿透性粥狀動脈硬化潰瘍,升主動脈6.8公分血管瘤。(輔醫提供)

圖為穿透性粥狀動脈硬化潰瘍,升主動脈6.8公分血管瘤。(輔醫提供)

游皓鈞指出,團隊在制定手術計畫時有3大主軸,第一是解決嚴重主動脈瓣膜逆流造成的心臟衰竭,由於患者尚處中壯年階段,希望增加主動脈瓣膜的耐久年限,遂以可擴張式乾式牛心材質瓣膜置換;其次處理隨時可能破裂的升主動脈血管瘤,將整條病變的升主動脈更換為四分叉的人工血管,免除破裂風險;第三避免日後因主動脈弓或降主動脈剝離需再開胸,故於無名動脈、左內頸動脈去分支手術,屆時只須在血管腔內就能進行支架修補。

圖為降主動脈剝離,裂口靠近左鎖骨動脈。(輔醫提供)

圖為降主動脈剝離,裂口靠近左鎖骨動脈。(輔醫提供)

他提到,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從上午8時至下午4時共計耗費8小時完成手術,過程中藉由患者自體血液回收,過濾後再輸回,因此真正流血量不多,且在手術室護理師、麻醉科等團隊合作下,患者術後隔天便拔除呼吸管路、1週內回到普通病房持續復健,日前已出院並持續追蹤。

雙眼滿布血絲的游皓鈞憶述,這台刀難度很高,心理壓力相對更大。主動脈手術風險最怕中風,開刀過程中可以得知患者心臟有無跳動,但中風與否只能等到麻醉藥退後才能揭曉答案,擔心造成病人及其家屬下半輩子的經濟負擔與照護壓力,內心過意不去,患者因生性低調害羞,今天並未現身,不過昨(7)天有回診,目前看來狀況良好;對於外界稱讚醫術高名,僅謙稱「謹慎小心,穩扎穩打」。

護理長劉思忻說,這名患者才58歲,相對年輕、復原狀況佳,術後4小時便醒來,通過首道重要關卡,而且很快拔除管路,漱口等基本日常生活也能自理,後續接受心肺功能復健,配合度頗高、恢復速度快,看到他從歷經生死關頭到順利出院,既高興又感動。

輔醫今天舉行「心臟血管外科首度完成複雜主動脈疾病合併嚴重瓣膜逆流及心衰竭手術」記者會,左為輔醫重症醫學科主任施耀明、右為護理長劉思忻。(記者董冠怡攝)

輔醫今天舉行「心臟血管外科首度完成複雜主動脈疾病合併嚴重瓣膜逆流及心衰竭手術」記者會,左為輔醫重症醫學科主任施耀明、右為護理長劉思忻。(記者董冠怡攝)

主刀醫師游皓鈞紀錄患者治療手稿。(記者董冠怡攝)

主刀醫師游皓鈞紀錄患者治療手稿。(記者董冠怡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