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壞X光主機 台大醫院「0輻射手術」救回患者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花蓮地震震撼台灣,也考驗醫療團隊的智慧與技術,台大醫院今(2日)透露,院內導管室的兩台X光主機也遭到此次地震波及,導致原定當天的電燒手術無法進行,然而有位女病患因心律不整被送到急診室,醫療團隊經病患同意,在沒有X光機備援的情況下,全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導引,最終以「零輻射」方式順利完成手術。
台大醫院今天發表最新醫療成果,台大醫院自2018年起即開始使用3D定位系統治療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取代X光使用,大幅減少手術過程中的輻射暴露量,2023年起更積極採用心臟內超音波輔助進行零輻射心房顫動電燒手術,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40位病患,成功達成零輻射的目標。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游治節說明,心房顫動的電燒手術主要在左心房執行,必須從右心房穿過心房中膈,將導管送入左心房後進行診斷及治療,傳統上都是利用X光透視來完成,現在則能夠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引導穿刺、協助導管操控,並監測手術過程中的心臟狀態,減少對X光的依賴,還能夠及早發現並處理併發症,提高了病患的安全性。
游治節指出,舉凡必須進入左心房或左心室治療的術式,都適用心臟內超音波;地震當天因病患狀況非常緊急,他親自到急診跟病患溝通,醫療團隊決定在沒有X光機備援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在病患的同意下,成功完成手術。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傳統手術使用X光,長時間曝露,對病患跟醫護人員都有潛在風險,現在零輻射手術已相當成熟,國外先進國家早已將心臟內超音波列入心房顫動電燒手術的必備技術,但目前僅先開放復發的病患可申請健保給付,期待未來健保能夠擴大給付範圍,提高病患的福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