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偏頭痛」是慢性疾病!患者每年恐少賺6萬元 有3症狀注意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勞動節前夕,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30日)公布最新「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在有頭痛經驗的受訪者中,近7成每月平均需要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若以最新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推算,患者平均每年約減少6萬元收入;醫師提醒,一般人常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其實是需要治療的慢性疾病。
根據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國內約有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且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20歲至40歲女性,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偏頭痛。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指出,協會對全台22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1012位民眾進行調查,73%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同時有67.5%頭痛患者須請假在家休息,平均每人一個月會請3.22天病假。
潘怡伶說,若以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8043元推估,患者因頭痛導致的經濟損失每年約減少6萬1879元,相當於少了1.3個月的收入;即使勉強上班上學、處理家務,仍有近9成患者表示發作時無法持續專注或體力降低,日常表現不如平時。
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說明,頭痛若伴隨「噁心、嘔吐、畏光」只要符合兩項症狀就可能是偏頭痛;治療上多以口服藥做為第一線預防性治療用藥,包括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服藥反應不佳者,則有針劑型的肉毒桿菌素、CGRP單株抗體或口服的CGRP拮抗劑藥物可緩解,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治療慢性偏頭痛,給付最長可達18個月。
林志豪指出,偏頭痛被權威醫學期刊《頭痛與疼痛》列為全年齡層引起失能疾病的第二位,更是50歲以下年輕族群失能原因首位;若不妥善控制,演變成慢性偏頭痛不僅發作頻率更高、疼痛更嚴重,治療上也會變得更加棘手,呼籲民眾若有頭痛症狀應尋求專業診治,切勿自行依靠止痛藥,才能有效減少頭痛發作的嚴重程度,逆轉慢性化。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