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男短腸症 居家靜脈營養注射 開心重拾正常生活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55歲張先生罹患憩室症切除小腸後只剩1公尺,成為短腸症病人,營養吸收不足只剩1/4,必須每天住院施打靜脈營養以維持生命,後來接受居家靜脈營養注射,能夠出院回家,利用晚上睡眠時間施打12小時,白天也能正常生活、做警衛工作及出遊,他說,從原本出不了院,到現在做居家靜脈營養注射8年來,仍能自由生活,感到滿意。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暨營養醫療組主任莊政諺指出,居家靜脈營養是一種經由靜脈直接將營養素輸入體內的治療方法,適用無法透過正常飲食攝取足夠營養的病人,包括短腸症、克隆氏症等或癌症病人,此治療包含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還有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利讓病人獲得全面的營養支持。
以往需透個靜脈營養注射的病人,通常會在醫院接受專業醫療人員治療,難以出院,後來有靜脈營養注射,但衛教宣導不足、人工血管注射不便利、門診及消毒繁瑣費時等等因素,導致病人再入院率及導管感染率居高不下,讓病人產生不信任感,無法順利推行。
莊政諺說,但居家靜脈營養注射是一個對病人極好的模式,透過流程改善,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和營養師組成團隊,改進出院前衛教確保病人熟悉流程,返家後有疑問可透過24小時電話專業人員服務,便利的居家靜脈營養特別門診,及導管消毒室縮短病人看診時間、新式手臂人工導管簡化注射流程,並首創靜脈營養追蹤管理電子平台,全程監控病人身體狀況,兼顧品質及安全。
中榮成功降低居家靜脈營養病患的再入院率(13.23%)和導管感染率(0.82),證明居家靜脈營養的安全性,讓病人家中同樣享有醫院級照護,中榮20年新增305人接受居家靜脈營養治療,2023年一年新增突破80人,較前一年成長57%。
中榮靜脈營養專責護理師林秀玉說,病人做居家靜脈營養注射,自行操作點滴注射,包括擠壓營養袋、使用點滴管、加藥、接管,病人只需每週回院消毒,一樣能正常生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