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注意! 高溫也是心血管殺手

2025/07/05 05:30

▲高溫氣候宜適度飲用水分、避免過度曝曬,以降低心血管風險;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

▲高溫氣候宜適度飲用水分、避免過度曝曬,以降低心血管風險;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

文/翁啟仁

民眾常直覺地認為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是屬於冬天的疾病,殊不知過高的氣溫亦是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子;例如3月分媽祖遶境,因天氣酷熱,有信徒步行中剛好心肌梗塞發作,幸得醫療團隊良好照護,病患最後健康出院。近年夏季氣溫屢創新高,有心血管風險之病患,實在不可不慎。

醫:中暑、脫水都可能引爆危機

◎高溫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脫水:高溫導致大量出汗,此時血液相對濃縮,使血液黏稠性增加,易造成血栓的風險。

●熱衰竭與熱中暑:炎熱天氣會導致身體無法有效散熱,可能引發熱衰竭或熱中暑,此時的心臟處於高輸出狀況,對於本身心臟功能已不全的患者,這些情況可能惡化心臟衰竭。高溫亦會導致血管內皮發炎,促成血栓的生成而導致血管梗塞。

●電解質失衡:由於大量出汗,鈉、鉀等電解質流失可能干擾心臟的正常功能,且不平衡的電解質也容易導致心律不整發生。

●血壓波動:血管擴張可能引起低血壓,對於已在服用血壓藥或利尿劑的長輩,更容易併發姿態性低血壓。

◎預防高溫帶來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這樣做

●補充水分:工作或運動環境溫度較高,建議在活動前先補充500-600c.c.水分。腎臟病患者與心衰竭患者的水分攝取量,應與醫師討論。

要提醒的是,夏日喝啤酒雖然消暑,但酒精易導致血管擴張與利尿,反而容易導致體液不足,故不宜在活動前飲用。

●避免高溫環境: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出行,特別是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酷熱時間。建議留在室內,有空調的環境,或選擇陰涼處。

●注意飲食健康:夏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高鹽、高脂肪的食物。多攝取蔬果類食物,其富含鉀與鎂離子有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較多的水分、維生素與膳食纖維亦有助於身體健康。

心血管疾病潛在患者需謹慎應對炎熱天氣對心血管造成的負擔;此外,若有呼吸困難、突發胸痛、心悸以及暈眩,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