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蛋疼找不到原因? 3行為易「提睪肌痙攣」:搬重物入列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蛋蛋」爆痛,卻找不到原因?忠孝喜月泌尿科診所院長廖奕安表示,提睪肌為包覆睪丸,保護、維持睪丸溫度的重要肌肉之一,當其發生痙攣時,可能表現出陰囊疼痛、陰囊抽筋感或鼠蹊部疼痛。最常見於過度緊張焦慮;進行過於激烈且會使用到腹部肌肉的運動,如重訓、性行為或搬重物;或是體重過重且缺乏活動的人。
提睪肌包覆睪丸 具2功能
何謂提睪肌(cremaster muscle)?廖奕安在臉書專頁「忠孝喜月泌尿科診所」發文解釋,其位在雙側鼠蹊內部的精索內,包覆著睪丸,由平滑肌和骨骼肌構成,具有以下2功能:
●維持適當的睪丸溫度:身體溫度較高時,提睪肌會放鬆,讓睪丸遠離身體,避免睪丸溫度過高影響造精功能。
●保護睪丸不受傷:在性行為、肚子用力或緊張壓力大時,提睪肌會拉緊,使睪丸離身體近一點來保護睪丸。
4方式治療提睪肌痙攣
廖奕安進一步說明,提睪肌痙攣(cremaster muscle spasm)時,可能表現出陰囊疼痛、陰囊抽筋感或鼠蹊部疼痛。其常見於過度緊張焦慮或有壓力(最常見);進行過於激烈且會使用到腹部肌肉的運動,如重訓、性行為或搬重物;或是體重過重且缺乏活動的人。
如何診斷提睪肌痙攣?廖奕安提及,首先需先排除可能造成睪丸疼痛的所有危險情形,包含睪丸扭轉 (testicular torsion)、副睪/睪丸發炎、精索靜脈曲張等後,再透過理學檢查(提睪肌反射)、陰囊超音波、尿液分析等進行診斷。
透過4方式治療提睪肌痙攣,廖奕安指出,包括:坐下或躺下放鬆休息、冰敷、使用止痛藥,以及使用肌肉鬆弛劑治療,並提醒,當疼痛發生時,盡快至泌尿科就醫檢查,以免錯失其他疾病的黃金治療時間。
該怎麼避免日後再發生提睪肌痙攣?廖奕安提醒,應避免過於激烈使用到腹部肌肉的運動、避免過於激烈的性行為,進行減重,並適時調節生活壓力,減少緊張焦慮的心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