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上腹部疼痛 意外發現胃間質瘤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苗栗縣50歲何姓男子,因長期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至衛福部苗栗醫院腸胃肝膽內科就醫,經內視鏡、病理切片檢查報告顯示為間質瘤,進而轉介外科醫師陳雁捷診治,發現胃內有潰瘍病灶及約10 公分腫瘤,周圍有小淋巴結,疑為罕見胃間質瘤,經為患者進行腹腔鏡楔形胃切除術,並在術後配合口服標靶藥物輔助治療,穩定控制病情,順利重返職場。
陳雁捷表示,腸胃道間質瘤(GIST) 是一種罕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可能發生在胃腸道任何的部位,好發在50歲以上民眾,與胃癌、結直腸癌是不同的,若確診為間質瘤,需再進一步安排檢查病灶處。
陳雁捷指出,胃間質瘤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即使出現一些可能的症狀,包括上腹部不適感、噁心、嘔吐以及食慾減退,許多病患常會認為是緊張、壓力導致的消化不良而忽略它,很難早期發現。臨床上由於這些症狀相對非特異,診斷往往需要透過內視鏡、病理切片和電腦斷層等檢查結果做評估診斷,再藉由手術後組織檢體病理分析確定診斷。
陳雁捷說,在治療過程中,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深入溝通,詳細解說腫瘤大小、位置、擴散情況以及完整性周全性健康評估,並說明手術治療選項,以及相應的風險和效益,充份達成雙向的醫病共識,讓病患能夠更主動參與治療決策過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