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上班壓力大胃潰瘍又犯? 醫揭急、慢性原因差很大

2024/04/08 12:19

醫師表示,當壓力大時,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脹、腹脹,進而引起胃潰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表示,當壓力大時,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脹、腹脹,進而引起胃潰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人長時間處於工作壓力過大時,對胃也會產生很大影響。醫師表示,當壓力大時,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脹、腹脹,進而引起胃潰瘍,然而,胃潰瘍可分「急性」因生病或重大意外引起;「慢性」則是因幽門螺旋桿菌或吃非類固醇藥物引起。其中急慢性胃潰瘍能不能痊癒的關鍵,就是幽門螺旋桿菌是否根除。

難道胃潰瘍慢性病真無藥可醫?優仕奇診所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當遇壓力大出現胃潰瘍時,不少人會至藥局買胃乳,但胃乳大多只能撐1-2天,稍微好轉壓力一來又痛到直不起身;至於會重複發作,應先觀察胃潰瘍,它可分急性、慢性,其中因疾病或吃藥引起的胃潰瘍,只要把疾病治好或是停止服藥,有機會慢慢自行痊癒;但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潰瘍,一定要將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才能痊癒。

細菌感染是胃潰瘍發展成胃癌關鍵

至於胃潰瘍會不會變胃癌?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細菌感染是關鍵!因為胃潰瘍主要可分成壓力性潰瘍、感染性潰瘍,分別是由壓力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若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潰瘍,長期發炎狀態會損害胃黏膜,造成「腸上皮化生」,並進展成胃癌,因此治療胃潰瘍時,需注意幽門螺旋桿菌是否完全清除,就需要仰賴胃鏡追蹤檢查。

陳威佑強調,早期胃癌多無明顯症狀,待發現時,已為時已晚。若想提高胃癌存活率,就須謹記「早期診斷」原則,並提供3招:

●及早做胃鏡,精準取樣確認病灶: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最精確的診斷就是「胃鏡取樣」。若潰瘍原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醫師會開立抗生素等藥物來治療感染,以有效地管理感染,降低發展為胃癌的風險。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防止腸胃過度刺激: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過度飲酒。

●治療後應持續安排胃鏡追蹤:少數的頑抗型幽門螺旋桿菌,會需要更長的抗生素治療療程,因此需藉由胃鏡檢查才能清楚確認。

有腹脹、腹痛、胃食道逆流多注意

陳威佑提醒,多數人胃不舒服習慣找成藥吃,但世上沒有萬能藥。當胃部出現腹脹、腹痛、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可能都是潛藏疾病的警訊,千萬不可忽視。雖然疾病不可預知,但只要提高警覺性,定期做胃鏡檢查,便能將健康的人生牢牢掌握在手中。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