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林茶室中毒案》顏宗海:「米酵菌酸」通常在22-33℃生成

2024/03/29 17:53

顏宗海(左)說明,米酵菌酸耐高溫,且沒味道、無顏色,民眾從外觀也難以分辨。(記者廖振輝攝)

顏宗海(左)說明,米酵菌酸耐高溫,且沒味道、無顏色,民眾從外觀也難以分辨。(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事態持續擴大,衛福部28日晚證實,從首例死者身上的血液檢體驗到「米酵菌酸」;台北市長蔣萬安今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情況,出席記者會的醫師顏宗海表示,這次是台灣的醫療史上首次發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都會在發酵的米製品、椰子製品,發酵過程中受到很毒的細菌污染,通常都在22至33度的溫暖溫度生成,他也說醫學上不大可能是人為下毒。

顏宗海說明,這次是台灣的醫療史上首次發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過去都在國外發生,包含印尼、中國等,不過從醫療資料、研究查詢可知,一旦有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就會很嚴重,可能造成短時間多人死亡,一般都會在發酵的米製品、椰子製品,發酵過程中受到很毒的細菌污染,通常都在22至33度的溫暖溫度生成。

顏宗海表示,若食物污染米酵菌酸,民眾不曉得吃進體內,就會攻擊細胞內的粒線體,粒線體提供身體能量來源,米酵菌酸的特性會影響到粒線體的功能,所以症狀不單單是急性腸胃炎、噁心、嘔吐、拉肚子、發燒,還伴隨器官衰竭,如肝衰竭、腎衰竭、休克,食物中毒的速度來得很快,器官衰竭往往在一天內發生。

顏宗海說,米酵菌酸在臨床上沒有有效的解毒劑,所以目前在醫院,只能用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說若民眾是呼吸衰竭,就插管給予呼吸器,腎衰竭安排血液透析等,希望四名加護病房的民眾,可以趕快恢復健康。

顏宗海解釋,這次的粄條、河粉、粿條都是大家平常所吃的食物,很多人都會想說,為何以前國內沒有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只知道它在某一些條件會滋長,現在一般只能知道食物保存都很重要,夏天食物中毒的機率較容易發生,因為夏天溫度較高,通常大部分微生物都會在7至60℃滋長,也呼籲民眾要正確保存熟食,不熟的食物就要盡快保存。

顏宗海提醒,米酵菌酸耐高溫,且沒味道、無顏色,民眾從外觀也難以分辨;媒體詢問,是否有可能是人為下毒,顏宗海回應,從醫學角度來看,不大可能,米酵菌酸是在發酵米製品和椰子製品,某些環境下,微生物污染才會產生毒素,不大可能用這種方式蓄意下毒,應該是一些實務問題,導致這個毒素產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