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嚴重顏面骨折 中榮結合3D齒模列印顏面重建更佳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蔡先生車禍導致全身多處創傷,眼眶骨、顴骨及上下顎骨骨折,顏面骨嚴重創傷,造成動眼及咀嚼功能受損,及顏面部塌陷等,台中榮總為他進行顏面部重建手術結合3D齒模列印技術,提升術後療效,恢復功能及外觀更佳。
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程稚盛指出,用路人在交通事故遭受強烈撞擊,其中顏面骨創傷的病人外觀變化、動眼及咀嚼功能受損,以傳統治療來說,必須將斷裂的骨頭回復原位,再使用鋼板做固定,必要時更須將上下顎牙齒做顎間固定,以對回咬合功能,並使斷裂處癒合。
一旦撞擊力較大的創傷,有時會導致全顏面骨骨折,除了多處骨折使手術時間增加、術中流血增加導致手術視野較差、軟組織腫脹導致手術難度增加外,咬合位置更是手術中的難題。
程稚盛表示,口腔顎面外科與3D列印研究發展小組合作3D齒模列印技術,能減少顏面骨骨折手術時間,同時也讓外傷病人在功能恢復及顏面外觀更如預期。因此在治療時先將患者的牙齒模型掃描,將牙齒模型與顏面骨電腦斷層在電腦軟體上進行疊合,在軟體上進行模型及骨折斷裂面的重組,再依照斷裂面將骨頭歸位至原狀,最終咬合位置以3D列印的方式印出咬合板。
程稚盛說,近年顏面骨創傷重建及下顎骨骨板重建手術,手術時長約2至4小,依手術複雜程度,術中重建模擬及骨板操作更費時,會延長至6到8小時,近6年來透過3D齒模列印技術,共有106位患者使用設計出手術骨板及導引板,幫助手術更流暢,手術時間減少約半小時到2個小時,術後追蹤皆與設計模型相符,顏面部功能十分良好。
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近年來更與3D列印研究發展中心合作,於國際期刊共同發表3篇相關論文,未來將繼續合作,幫助更多口腔顎面外科的病人。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