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過年「溢赤酸」來搗亂 中醫授4穴位救急

2024/02/12 19:18

彭婷愉表示,胃食道逆流常源自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酸或胃中食物容易往上逆流到食道中;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年節期間三餐大魚大肉,外加零食、飲料、消夜吃不停,當心胃食道逆流找上門!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彭婷愉指出,預防胃食道逆流要注意飲食控制及作息,年節期間發作可按摩4穴位救急;足三里穴能改善腸胃蠕動、促進排便;豐隆穴有調理胃氣,消食導滯功效;而太衝穴可減緩胃酸上逆;中脘穴則能改善腹脹滿、打嗝、噁心感。

彭婷愉表示,胃食道逆流常源自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酸或胃中食物容易往上逆流到食道中。胃食道逆流除了和飲食、生活作息、壓力有密切關聯,平時消化機能不好的人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例如吃飯後容易腹脹,或是進食前後容易有上腹疼痛者,大多因腸胃蠕動功能較差,導致胃排空的時間較慢,胃中食物累積造成腹腔壓力上升,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

她說,胃食道逆流在中醫稱為「吞酸」,常見於情緒壓力造成的肝鬱犯胃型吞酸、飲食不節導致食積型吞酸、素體腸胃機能低下的脾胃氣虛型吞酸,均會造成胃氣失和,引發胃酸上逆。

彭婷愉指出,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包含:胃酸過多、胸口灼熱感(火燒心);非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胸痛胸悶、口臭、口中有酸液、喉嚨痛、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

彭婷愉指出,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包含:胃酸過多、胸口灼熱感(火燒心);非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胸痛胸悶、口臭、口中有酸液、喉嚨痛、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她強調,當食道長期受到胃酸刺激,除了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食道反覆地發炎、潰瘍,最終可能會造成食道細胞癌化現象。因此當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或是已經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應謹慎看待。

過年如何避免胃食道逆流

至於年節期間預防胃食道逆流,彭婷愉提到可從飲食、作息著手,飲食方面避免食用高糖份、高油脂、精緻澱粉(麵條、軟麵包、軟吐司)、難消化食物(糯米、醃漬加工品)、辛辣刺激性食物。三餐定時吃,放慢吃飯速度,飽足感以8分飽為限。睡前3小時不進食。

生活與作息方面避免日夜顛倒,不要熬夜。穿著寬鬆衣物以減少腹部壓力。飯後出門散散步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保持心情放鬆愉快,好好享受新年假期。同時也要避免抽菸及空腹飲酒。

中醫師教胃食道逆流穴位救急。(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中醫教你舒緩胃食道逆流

彭婷愉也分享改善胃酸逆流兼保健的穴道,每個穴道按壓持續3~5分鐘。

足三里穴:改善腸胃蠕動、促進排便。
位置:採坐姿後,雙腳踩踏地面、膝蓋彎曲成90度。找到膝關節外側凹陷處(外膝眼)。

豐隆穴:調理胃氣,消食導滯。
位置:小腿外側的足外踝,往上拉一條直線到膝蓋外凹陷處。

太衝穴:減緩胃酸上逆。
位置:腳背上,第一趾骨跟第二趾骨接合處,其上方5公分位置。在腳拇趾與腳食趾指縫交界點,往上2橫指(食指跟中指)處。

中脘穴:改善腹脹滿、打嗝、噁心感。
位置: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體下端和肚臍連線,距離肚臍四指位置。躺平或站直時,胸骨體最下端跟肚臍連線的中間點。

彭婷愉提醒,如平時有消化不良的症狀,或是已經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建議尋求信任的中醫師進行調理。

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彭婷愉。(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