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乳房攝影發現「乳房鈣化點」如何應對?醫分析手術法
相關新聞請見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相信有做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的婦女,經常聽到醫師說「乳房鈣化點」一詞。隨之而來的疑問,就是「乳房鈣化點一定要處理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巫承哲說明,一般來說屬於第二類與第三類,為良性鈣化點;然若是第四類或第五類,就有癌症風險,需要做切片。
巫承哲在粉絲團「乳房外科巫承哲醫師」提到,門診常碰到的問題之一,正是「乳房鈣化點一定要處理嗎?」有些病人是做完攝影後轉介來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但是為何有些病人要開刀,有些病人不用呢?
巫承哲說明,這部分要看病患的乳房攝影的分類,第二類第三類原則上就是良性的鈣化點,通常建議追蹤就好,可是如果是第四類第五類,就代表著有癌症的風險(5%-95%),所以才要開刀做切片!
巫承哲解析,手術方式大概有三種:
1. 3D立體定位手術:這個方法是在做乳攝的同時,戳入一個約小拇指粗的切片針做處理,將檢體取出後化驗。
優點:傷口約莫0.2-0.5公分,不用住院!
缺點:自費手術,在局部麻醉下處理,病人是清醒的,「光是做乳房攝影就痛的哇哇叫了,就算有打局麻,想當然爾一定是相當不舒服的!另外假使有其他病灶並不能一起處理!而且因為是在局部麻醉下處理,因為切片針的角度受限,所以病人太瘦、鈣化點太深、太表淺都不能做!」
2.傳統定位手術:目前我已經很少做這項手術,因為舒適度真的差另外兩者太多,這個方法要住院全身麻醉,術前會先用乳攝插入一支很細的鐵勾,將鈣化定位後,進手術房用一個5公分到六公分的傷口將檢體取出!
優點:全程健保。
缺點:需住院,而且傷口會在乳房上,台灣人比白種人更容易留疤!另外破壞的組織範圍也比另外兩者大的多!
3.安可兒微創定位手術:這個手術的前置作業與傳統手術相同,不過在定位完麻醉後,我們會借著超音波導引,將切片針深入到鈣化的位置將其取出,傷口約莫0.2-0.5公分!
優點:傷口小,恢復快,全麻下做,病人的舒適度高風險性低,破壞的組織也少
缺點:這是自費的手術,價格最高。
其實三種手術都各有優缺,不過這三種手術都是所謂的切片手術,也就是說如果報告是良性的,定期追蹤就好,可是假使是惡性的,就會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不過還是老話一句,碰到鈣化點,好好與自己的主治醫師溝通,都可以得到完善的處理。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