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11至3月心血管病高峰期!頭痛、雙臂麻痛恐為心梗前兆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111年國人10大死因,心臟、腦血管、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名列第2、5、7名,由此可見心血管疾病已經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萬萬不可輕忽。中醫師表示,11月到隔年的2-3月之間是心血管疾病高峰期,發作時間雙峰為「朝5晚8」,而心肌梗塞前兆不只有胸痛,若有心悸、頭痛、雙臂麻痛相關症狀盡快就醫,並做好日常照護,
臻觀 / 澄觀中醫診所在臉書發文指出,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包含動脈、靜脈、微血管)。任何影響心臟血管系統的疾病都可稱為心血管疾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中風、心肌梗塞等。
11月到隔年的2-3月間是心血管疾病好發高峰。冬天天冷血管會收縮,防止散熱以維持體溫恆定。而血壓會隨心臟收縮與血管彈性而起伏,受到寒冷刺激,血管將會收縮變細,血壓也會上升。當血管發生動脈硬化等異常現象時,血壓急速上升就會出問題,腦部動脈阻塞會發生腦血管梗塞,動脈破裂則發生腦出血。這兩者總稱為腦中風,兩者都是在冬季常常發生的疾病。
中醫師說,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糖尿病、年齡、肥胖、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生活習慣及遺傳。心臟病發作症狀包含胸悶 、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誘發心臟病、中急性發作的雙峰時間是「朝5晚8」,清晨5時至9時(起床前至起床後4小時內),以及晚上8到9時晚餐後,因此,這段時間的防護更為重要。
如何預防冬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醫師表示,冬三月,從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個節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冬季養生之道,應著眼於一個「藏」字。做好飲食調養、運動調養、定期健康檢查、控制好「三高」、起居調養、學習放鬆、補充充足水分、戒煙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