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擺脫打電腦肩頸痛! 醫揭5工具調整守則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長時間使用電腦,總感到肩頸痛,甚至出現手麻;對此,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指出,除了治療外,也應改變工具擺放,包括:電腦螢幕放置高度、距離;避免堆置過多物品於桌子;椅子高度、兩側有扶手等;鍵盤應放置於肩膀放鬆下垂時,雙手肘在90度處;將滑鼠的水平距離、高度與鍵盤相同,以降低肩痛、手麻機會。
李炎諭在臉書專頁「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分享,有位患者表示:「每年年底都會肩頸痛、手麻,都要復健一陣子後才比較好」;對此,他表示,每到年底,因為要進行結算、提出計畫等業務,而長時間使用電腦,使肩痛手麻個案增加。
「肩頸痛」一直都是復健科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李炎諭說明,許多患者皆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姿勢不良所引發,也有不少人合併「手麻」,可能是神經在頸椎、臂神經叢、腕隧道受到壓迫。
在診斷及治療上,李炎諭解釋,第一步還是要先診斷,了解壓迫的位置在哪裡,以對症治療,如頸部壓迫可能需要做牽引、徒手治療,做頸部穩定運動;腕隧道症候群則需針對腕隧道處理。
治療+調整工具 改善肩頸、手麻
除了透過治療外,也需從源頭改善,李炎諭建議,透過調整電腦螢幕、桌子、椅子、鍵盤、滑鼠等工具,降低疼痛風險、現象。
●電腦螢幕:螢幕上緣與眼睛平行或略低,視線約落在眼睛向下15至20度,當螢幕不夠高時,可用書、螢幕架、筆電架輔助墊高;螢幕與眼睛水平距離50-100公分,但若使用螢幕較小則建議50-70公分。
●桌子:最理想的桌子為1/4圓弧形,並將常用的東西放置較近的地方,並且避免桌子上下堆放太多東西,而擠壓到腿部與身體空間。此外,若是鍵盤放置於桌上,可放手腕墊輔助使用。
●椅子:
1.腰部要有足夠支撐。
2.椅面要夠深,給予大腿足夠支撐,但又不能頂到膝蓋。
3.座椅高度略低於膝蓋,讓雙腳可以輕鬆的踩在地上(踩不到時可以加腳蹬),最好在坐著時髖關節跟膝蓋都是90度。
4.椅子兩側有手靠,能讓肩膀放鬆下垂時,雙手肘在90度輕鬆置放。
5.座椅底部建議5根滑輪以上。
●鍵盤:鍵盤的理想高度為肩膀放鬆下垂時,雙手肘在90度(70~135度),手腕可以保持正中的位置,並在水平距離上,讓雙手臂放鬆下垂,不過度聳肩、駝背、夾背,在理想使用鍵盤時,手腕是不用刻意彎曲。另外,也可依照情況增加鍵盤架,以調整高度與水平距離。
●滑鼠:其水平距離跟高度應與鍵盤一致,即為不需要抬肩或是縮著手臂就能操控的距離。當鍵盤架太小時,常會讓滑鼠被迫放到桌上,建議新增滑鼠架輔助。
3種保養運動
若環境不易改善時,李炎諭提供3保養運動,並建議每小時起身走走、伸展,降低肩頸痛、手麻風險。
●Y to W運動:呈趴姿、坐姿(上半身可向前傾斜)或站姿時,挺胸將手伸直呈Y字型,並且不聳肩、微縮小腹後。將手慢慢彎下來,呈現W字型,並於過程中不聳肩、肩胛骨向內夾緊,維持3秒後回到Y,重複10-15次,做3個循環。
●胸大肌伸展:在牆角弓箭步站立,並將兩前臂貼在牆上、身體打直前傾,維持20秒,伸展到會僅但不會痛的程度,重複5組。
●手部肌腱伸展:將手指與手腕向背側伸展到緊繃感,停住15秒,重複3-5次。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