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中醫看感冒分3類 風寒、風熱、體虛不一樣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冬天感冒盛行,但就算是小感冒也應積極處理,以免變成「久咳不癒」!中醫師邵禹豪指出,中醫稱感冒為外感、外邪,主要可以分成3大類型,包含容易怕冷的「風寒外感」、喉嚨痛或口乾的「風熱外感」、因免疫狀況較不佳的「虛人外感」。建議有皮膚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慢性腎臟病的朋友,務必要積極治療。
邵禹豪在臉書專頁「中醫師邵禹豪.阿豪醫師」發文指出,近幾週氣溫驟降,加上東亞地區大小感冒病毒肆虐,感冒患者的比率飆升,鼻塞、流鼻涕、咳嗽、頭痛、喉嚨痛,都是非常容易見到的症狀。少部分的感冒,不會經歷上述的過程,而是直接以突然發燒、筋骨痠痛為表現,也和病毒感染有關。
中醫治感冒著重平衡身體機能
邵禹豪說明,中醫治療感冒的效果很快,相較於西醫著重在「症狀緩解」,壓制住不適的症狀,中醫更著重在「身體機能平衡」,找尋不適症狀的背後主因後,調動免疫系統的運作,迅速將病原排除。
經過數千年的醫療實踐下,中醫對於感冒有非常深厚的見解體會。除了「風毒」、「濕溫」等較罕見的類型,感冒粗略可以分為3大類:「風寒外感」、「風熱外感」、「虛人外感」。
風寒外感 溫藥疏散幫助氣血
邵禹豪表示,這類型的感冒,通常會有怕冷的情形,或是因為吹風遇冷之後,而症狀明顯加重。通常後頸部的肌肉也容易緊繃,合併出現頭痛、眼睛乾澀的情形,此外,風寒感冒的鼻涕通常會以清涕為主,就算夾黃涕,也不至於太過黏稠,喉嚨痛的症狀也較輕微。
這類的患者治療要以「溫藥疏散」為主,幫助氣血到達表層。
風熱外感 涼藥疏散消除發炎
邵禹豪指出,風熱型的感冒,怕冷較不明顯,反倒是有較明顯的發熱,口乾。這類型的感冒,一般有較明顯的黏膜腫脹,比方說鼻腔、咽喉,都容易覺得熱熱腫腫的,一般而言,喉嚨痛較明顯,咳出的痰較黏稠。
這類的患者治療要以「涼藥疏散」為主,幫助消除過度的發炎。
虛人外感 溫藥+補藥重建免疫機制
邵禹豪提到,虛人外感的症狀,一般而言和風寒感冒較類似,因為本身的免疫狀況不佳、體質虛寒,身體難以產生正常的調節機制排除外邪,所以症狀輕微,鼻涕、咳嗽、發熱症狀往往不明顯,但正是因為輕微而使人掉以輕心、延誤就醫,於是病程綿延難癒,感冒動輒拖延數週甚至幾個月。
這類的患者治療要以「溫藥疏散」為主,「少量補藥」為輔,幫助重建免疫機制,才能排除體內的外來病邪。此類患者會覺得吃藥後,症狀似乎更明顯了,但其實這才是身體該有的機制。中醫云:「正氣來復,邪不可干」,當身體本身的氣血再次充裕,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排除外來的不速之客了。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