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預期性焦慮致「週日恐慌」 心理師授2招釋放壓力

2023/12/03 14:05

諮商心理師建議,透過紙筆練習正念想法,無形中能釋放壓力與緊張感。同時,也助於站在另一個角度,客觀地看待真實的自己;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放假固然開心,但有些人到了週日下午時,會想到隔天要上班,而感到焦慮、坐立難安,甚至在思索週一請假的理由;對此,諮商心理師甘雅婷提到,若有這經歷表示可能是有「週日恐慌」問題,這類民眾容易有「預期性焦慮」,容易高估負面事件的發生率,導致做出不合時宜的判斷與行為。因此建議透過戶外運動、紙筆練習「正念」,寫下當下的想法,並將其改寫為正向語句,釋放壓力與緊張感。

週日恐慌成近年的「心理流感」

關於「週日恐慌」(Sunday scary),甘雅婷在臉書粉專「甘雅婷諮商心理師」發文分享,根據英國健康促進及差異辦事處統計,近7成的英國人都經歷過週日恐慌。另外也有公司(Linkedin)在2020年,對3000位美國上班族進行調查,發現有41%的人在COVID-19期間加重週日恐慌的情形,可說是近年的「心理流感」。

其實週日恐慌為非正式的心理疾病,但可能會實質影響身心健康與行為。甘雅婷指出,心理學家Sally Winston表示,這是一種「預期性焦慮」。這種焦慮並非受到當下壓力引起,而是對於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過度擔憂,所引發的焦慮感受,嚴重甚至會使人感到不知所措、易怒、害怕獨處、想迴避特定事物,也會讓肌肉容易緊繃、失眠。

甘雅婷進一步解釋,在面對未來時,大腦的眶額皮層的神經活動會變得活躍,從複雜的資訊中做出整合,並預估未來事件的發生率,以調整行為。而估算未來的能力與結果,也會影響人們對於預期事件所產生的「反應」。

預期性焦慮易誤判未來事件

不過,預期性焦慮可能會出現誤判的情形,甘雅婷引述《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預期性焦慮程度嚴重者,經常會對未來事件「誤判」,也就是容易高估負面事件的發生率。另外,該研究也發現,這類民眾眶額皮層的神經迴路會出現異常、活耀程度變差,影響決策過程,進而可能會做出不合時宜的判斷與行為

甘雅婷舉例說明,有些人一想到週末快結束,就會卯起來看串流影片、滑社群,總之就是想做點事來分散焦慮感。但心理學家Kimberley Wilson卻認為,社群上大量的資訊,可能會讓人擔心錯過最新資訊,更容易感到恐慌,或是對朋友的近況產生「毒性比較」,反而加重焦慮感。

甚至有些人會想透過週日加班、提早開工,藉由「讓自己有所進度、產出」,控制焦慮感。甘雅婷也引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若養成「超時工作」的習慣,可能會因為休息時間不夠,反而加重焦慮與憂鬱程度,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機率。

甘雅婷分享,與朋友、個案聊天後,便會發現人們總會對過去事情懊惱、對未來事情擔憂不已,卻忽略了「當下」的美好,以及最重要的是擔心的事情,不一定真的會發生。因此,只要將注意力拉回當下、不做批判,就可減少對未來的過度思考與負面解讀,讓擺盪不定的心思,漸漸平靜下來。

諮商心理師指出,從事戶外運動時,可專注在當下的呼吸、感受,從而減輕壓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戶外運動 減輕壓力

至於如何改善週日恐慌問題?甘雅婷表示,綜合許多研究及美國心理學會(APA)調查,建議可從事戶外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以專注在運動時的呼吸、感受、身體的細微變化,從而減輕壓力。

若還是經常感到坐立難安時,也常建議個案透過紙筆練習「正念」,寫下當下的想法、感受、行為,減少過度活耀的想像力。

針對紙筆練習正念的方式,甘雅婷提及,寫下想法能感受到有個人可全然接受「擁有這些想法的你」,無形中就能釋放壓力與緊張感,也助於站在另一個角度,客觀地看待真實的自己。此外,建議善用「正面語句」,重新改寫自己的想法。

正面語句可以這樣說

●當下想法:如果事情沒有提早完成,我會覺得自己搞砸了工作。→肯定句轉換:如果事情沒有提早完成,我理解到有可能是卡在某個環節,而不一定都是我造成的。

●當下感受:我感到緊張、焦慮、無助。→肯定句轉換:我感到緊張、焦慮,但沒關係這是很正常的。

●當下行為:我會想要加班、提早做點什麼事。→肯定句轉換:既然「進度停滯」,不一定是我造成的,我現在就先好好休息吧!

甘雅婷表示,藉由這樣的練習,不只減輕焦慮,也能幫助調整成較客觀、積極的思維,加強心理韌性,總有一天也能改變慣性思維、行為與情緒反應。

甘雅婷提醒,很多時候所擔憂的「事情本身」並不會毀掉自己,而是看待事情的角度與信念,很可能讓人活在「想像出來」的恐懼裡。因此若還會常常被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影響身心狀態與行為,建議尋求心理師協助,透過深層引導式的對話,釐清焦慮源頭與想法,並接受各種狀態的自己。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