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18萬台人有糖尿病!6旬男4症狀半年 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遠超標

2023/11/14 15:12

邱詮泰醫師看診照。(北慈提供)

〔記者董冠怡/新北報導〕今(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據衛福部調查,18歲以上糖尿病普及率11.1%,換算下來約218萬人。60歲林先生半年前開始頻渴、多尿、體重下降且易累,健檢發現空腹血糖261mg/dL、糖化血色素(HbA1c)11.8%,遠超標準值,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邱詮泰表示,透過飲食衛教、運動、自我監測、降血糖藥控制與定期回診,3個月後HbA1c降至6.7、最近一次6.1。

林先生經檢查僅血糖數值過高,肝腎功能、血脂及尿檢均正常,邱詮泰提醒,糖尿病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故仍不得大意。當體內血糖過高,常見症狀為吃多、喝多、尿多,體重卻減輕,若未妥善控制血糖,易產生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機率近2成、中風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出近3倍!」

糖尿病分為2型,第1型為少見自體免疫疾病,人體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因自體免疫而遭到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為人體因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或胰島素阻抗,使體內血糖過高產生的疾病,台灣18歲以上糖尿病普及率11.1%,其中第2型佔9成以上,「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

邱詮泰說明,目前糖尿病診斷以抽血檢驗為主,非第1型的糖友可口服藥物治療,不過,若血糖依然控制不佳,醫師通常會視情況使用胰島素或腸泌素。當然也有少數病患不必透過藥物治療即可讓血糖達標,像是檢驗數值僅稍微超過診斷標準者,遵從營養師、衛教師及醫師的飲食、運動衛教,就有機會甚至回到接近正常範圍。

衛福部日前發布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中,胰臟癌從前1年第12名殺進第10名。邱詮泰補充,一般提到糖尿病與癌症時,民眾最直覺想到的可能是胰臟癌,因為糖尿病與胰臟有關,根據文獻,長期罹患第2型糖尿病患者,胰臟癌風險約為一般人的1.5-2倍,呼籲若無典型風險因子(肥胖、家族病史等)且中年以上的新診斷糖友多加留意,但也不用過度恐慌,他強調,兩者只能說有關聯,而非因果關係,實際上,糖尿病與部分癌症可能都有共通風險,可定期接受檢查,罹病與否需由專業醫師檢查鑑定。

「預防勝於治療!」邱詮泰建議,若想降低未來成為糖尿病患的風險,飲食上盡量避免精緻澱粉、增加攝取全穀食物及膳食纖維、維持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身體質量指數(BMI)已達過重或肥胖標準者,可適當減輕5-7%的體重並維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糖尿病發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