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你「FOMO」嗎?怕錯過社群訊息 錯失焦慮10點檢測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在不論是成人或是青少年,總是黏在手機上。不少人會擔憂自己錯失一則訊息,嚴重到手機一震動,就要立刻拿出來看。或是不少青少年聊天時,總會聊網路上的訊息。有心理學家發現此一現象,提出新的名詞「錯失焦慮」(FOMO,Fear of Missing Out)。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說明,「錯失焦慮」這詞在2004年便已提出,到2013年收錄牛津辭典。特色是持續希望透過網路與人保持聯繫的焦慮想法。人們不斷檢查社交媒體,或是看電子郵件,擔憂錯過而焦慮不已,即使並非工作相關的重要事務也一樣。而隨著我們開始擁有智慧型手機,訊息推播一則接一則,青少年的錯失焦慮更為嚴重。
新竹市衛生局在粉專上說明,由於青少年時期,正是發展自我認同很重要的階段,若社群參與成為同儕互動與關係建立上最主流的方式時,伴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更大的錯失焦慮。
若想知道是否患有FOMO現象,新竹市衛生局建議,可透過以下檢測內容來自我評估:
●我會擔心自己無法像網路上那些人,擁有很好的生活經驗。
●看到朋友在網路上PO很好的生活經驗,我會擔心自己無法像他們一樣
●當我上網看到朋友在做好玩的事情(如:一起吃喝玩樂),卻沒有找我,我會擔心
●如果我不知道朋友正在做些什麼,我會感到焦慮
●聽懂朋友聊的網路梗或笑點,對我來說很重要
●有時,我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想跟上網路流行的事物
●錯過與朋友見面的機會,我會感到困擾。
●當我有開心的事情,我一定要分享到網路上(如:更新動態)
●當我錯過跟朋友在網路或社群上約好的聚會,我會感到困擾
●放假時,我會持續在網路上追蹤朋友在做什麼。
統計完每道題目的回答分數後,可從中略知自己在FOMO症狀的輕重程度,如分數低於25分則須提高警覺。新竹市衛生局建議民眾調整使用社群的頻率與轉換心態,若深受困擾,可與兒盟踹貢少年專線服務聯繫(0800-001769),或至身心科門診接受醫師完整評估。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