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4旬男罹憂鬱症怕服藥副作用 經顱磁刺激術助改善

2023/11/03 11:03

1名男子正值事業高峰時罹患憂鬱症,無法專心工作。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記者董冠怡/新北報導〕46歲李先生5前年正值事業高峰時罹患憂鬱症,無法專心工作,經用藥病情有所好轉,但便秘、噁心等副作用帶來不適故停藥。恩主公醫院精神科醫師王品洋表示,最近李先生再次出現憂鬱症狀,不過,先前藥物副作用的負面經驗,讓他對治療卻步,改為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療程後,症狀好轉之餘,亦避免藥物副作用的困擾。

憂鬱症是多重因素所導致的疾病,成因包含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功能不足、遺傳、遭受外部壓力或衝擊等,發作時會情緒低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食慾及體重下降、失眠或嗜睡、注意力無法集中且反覆想到死亡。

王品洋說明,治療憂鬱症的目標在於改善大腦調節情緒的能力,以藥物治療為主,現今有多種抗憂鬱劑可使用,但部分患者服藥後療效不佳,或產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體質敏感者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嗜睡或體重增加等情形,當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會評估是否要進行非藥物治療。

王品洋醫師表示,對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而言,rTMS是藥物治療外的另一選擇。(恩主公醫院提供)

rTMS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在腦部誘發出微電流刺激,活化情緒相關大腦區域,引起大腦中神經元細胞活躍後,提升大腦活性。王品洋指出,治療過程無傷口且大幅減少併發副作用,對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者是另一選擇。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者歷經rTMS,「改善憂鬱症狀機率最高約可達5成」。

「妥善完整的治療非常重要!」王品洋提醒,憂鬱症若治療未完全,容易復發且慢性化,下次再發生的間隔會縮短、症狀更嚴重,建議與醫師一同討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