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保濕敷臉勿信偏方 醫:乾裂皮膚小心二次傷害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秋冬氣溫低、濕度降低,導致皮膚乾燥,甚至乾裂刺痛發癢。很多民眾會選擇一些偏方做保濕,但有些方法對於乾裂的皮膚是雪上加霜,是錯誤保濕方法,會使皮膚更乾裂,藝群診所醫師王正坤提供正確秋冬皮膚保濕方式。
王正坤表示,皮膚乾裂是因為表皮的含水量不足,保濕就是增加皮膚的含水量。當皮膚乾裂時,皮膚的角質層已經裂開,角質層喪失抵抗外界物理化學傷害的保護能力,皮膚會產生眼睛看不見的顯微裂縫,因此冬天寒冷的冷風吹在臉上會刺痛,用乾淨的水洗臉也會發生臉部刺痛,這都是出現顯微傷口的現象,此時不能使用保濕偏方來敷臉。
檸檬酸只能用在正常皮膚
針對乾裂皮膚,常見錯誤保濕方式如使用檸檬敷臉、用熱毛巾熱敷、長時間敷面膜等。檸檬含有檸檬酸,而檸檬酸是果酸的一種,果酸為α-羥基酸 (AHA),具有去角質功能,可以去除老化角質、減少粉刺,促進角質層的正常排列,可以用在沒有乾裂的正常皮膚。
延長敷面膜時間 恐致反效果
王正坤說,如使用檸檬敷在乾裂受傷的皮膚,反而會讓皮膚更加刺痛與乾裂,變成二次傷害;使用熱毛巾熱敷乾裂皮膚,一樣會覺得刺痛,因為皮膚已經有顯微傷口,傷口受到二次刺激。正常敷面膜時間約20分鐘,但民眾常覺得皮膚乾裂,就延長敷面膜時間,反而造成皮膚更加乾裂,這是因為水分在臉上不會停留太久,幾分鐘就會被體溫蒸發,當水分被毛細現象吸引到皮膚表面,然後水分不斷蒸發,就會產生皮膚乾裂,導致過敏或刺激性皮膚炎。
王醫師表示,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角質層含有3種脂質,神經醯胺、膽固醇與脂肪酸。正確保濕方法是保水和鎖水兩種機轉。保水是塗抹潤濕性保濕劑,例如玻尿酸或天然保濕因子來吸住水分;鎖水是塗抹油性封閉性保濕劑,如神經醯胺、凡士林、保濕霜等油性成分,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肌膚水分蒸發流失,從而增加肌膚含水量。
一般來說,先塗抹水溶性的保濕劑吸收水分,再塗抹油性的保濕劑鎖住水分,肌膚只要做好保水與鎖水,可避免2次傷害乾裂的皮膚,就能美美的度過乾冷秋冬。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