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小孩夜尿誤信偏方治療 恐持續到成年

2023/10/30 21:03

呂謹亨提到,小孩子夜尿問題多會於5歲左右改善,因此若發現孩子超過5歲仍會尿床時,建議就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千萬別嘗試偏方治療!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面對孩子出現夜間尿床問題時,有些家長堅持使用偏方治療,導致問題持續到成年,就醫後,才發現自己為原發性成人夜間尿床患者。此外,據統計,目前約有1%成人為此所苦,不過只要透過藥物控制、行為治療,就可改善問題。

呂謹亨在臉書粉專「護國小鳥醫師 - 泌尿科呂謹亨醫師」發文解釋,尿床又稱為「夜間遺尿症」,一般來說,小孩子夜尿問題多會於5歲左右改善,只有少數人會因為個人體質或疾病,如體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甚至到10歲都還無法自行緩解,因此若發現孩子超過5歲仍會尿床時,建議就醫。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尿床不帶孩子就醫,反而聽信民間偏方,呂謹亨舉例,如蝸牛粉、雞冠汁、雞腸灰、大黃蜂窩灰、蛞蝓療法等治療夜尿,當使用一種沒改善就再換一種,愈換愈奇怪,孩子既害怕又不得不吃,但吃了還是會尿床,沒有明顯改善。待年紀增長後,發生頻率較低,但仍會出現尿床的症狀,直到受不了後就醫,才發現自己是「成人夜尿」患者。

關於成人夜間尿床,呂謹亨提到,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其中原發性成人夜間尿床患者,自嬰幼兒時期尿床現象持續至20歲以上,且據統計顯示,約有1%成人為此所苦。而這類型發生原因與兒童期尿床相同,也就是夜間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且本身沒有神經系統或實質器官的病變,因此可透過藥物控制、行為治療改善問題。

至於續發性成人夜間尿床,呂謹亨解釋,該類型患者特徵為原本能控制夜間排尿,卻於成人後出現尿床現象。其發生原因較複雜,多與膀胱功能失調有關,如「膀胱過動症」(一天排尿多於8次)、尿液急迫感(有強烈排尿衝動),以及急迫性尿失禁(憋不住尿而漏尿)。

呂謹亨指出,若又患有腦神經病變,如中風患者行動較不方便,加上膀胱逼尿肌不穩定,容易在睡夢中感到尿急,卻因行動不便而來不及至廁所排尿,影響生活也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建議有夜尿或漏尿的情形,應盡早到泌尿科就醫治療。

其實偶爾一次尿床不用太過在意,但若是長期或是一個月內超過2次時,就建議要尋求醫療協助。呂謹亨建議,平時可調整生活習慣,如睡前2個小時不要飲水,白天減少攝取咖啡、茶、瓜果等利尿食物,並維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另外,多做骨盆腔及核心肌群訓練的運動,如凱格爾運動、深蹲,也可改善夜尿與夜間遺尿狀況。

不過,若是以上生活模式調整,也就是保守治療無效時,呂謹亨表示,臨床上也可服用增加膀胱穩定性的藥物(如抗乙醯膽鹼類藥物,或Imipramine等)、抗利尿激素的藥物。

針對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呂謹亨建議,雖然夜間漲尿時會警醒,但因行動遲緩,容易會來不及到廁所,而出現尿失禁的問題,因此可將尿壺或小馬桶放在床邊,甚至包尿布,避免跌倒意外,也可減少尿床發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