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保健食品真有葡萄糖胺嗎? 新北消保官實測6款知名品牌結果出爐
〔記者黃子暘/新北報導〕新北市法制局消保官針對市售6件葡萄糖胺保健食品進行抽檢,欲了解食品是否有過量微生物或添加物,並查驗葡萄糖胺含量是否足量,也請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衛生福利部公告檢驗方法檢驗生菌數、鈉含量及人工甘味劑含量是否超標,並檢驗葡萄糖胺成分含量是否與標示相符,今(19)日公告檢驗結果,6件商品安全性並無不符之處,但有部分商品並未標示葡萄糖胺含量。
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消保官鍾佳儒指出,抽驗的全部商品都含有葡萄糖胺成分,但含量落差大,目前中央並無法令規範葡萄糖胺保健食品內所需最低含量及「高單位」的標準,「台鹽生技膠原葡萄糖胺MSM飲」及「天地合補高單位葡萄糖胺飲」未標示含量,另外有標示含量的商品,實際含量都高於標示。
鍾佳儒說,6件商品樣品生菌數皆符合「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宣稱低鈉的樣品鈉含量也未超過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全數樣品人工甘味劑皆未超過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安全性並無不符之處。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汪曉琪說明,人體會自我產生葡萄糖胺,保護骨骼、潤滑關節,但長者本身製造量可能無法滿足需求,或有關節過度磨損者,會出現疼痛狀況,臨床上針對輕度退化性關節炎會建議吃葡萄糖胺保養,目前有硫酸鹽、鹽酸鹽、乙烯葡萄糖胺三種形式,只有硫酸鹽是藥品,而食品(如鹽酸鹽等)則不能宣稱療效。
是否推薦攝取葡萄糖胺保健食品?汪曉琪說,多數醫師持保守態度,消費者可考量個人需求或感受攝取,但要留意衛福部建議每日上限攝取量2000毫克,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仍建議回歸醫療;若消費者對海鮮過敏,或服用慢性病、抗發炎、癌症治療藥物,要留意副作用。
汪曉琪提醒,消費者購買大份量包裝,要注意瓶口衛生,保存不當可能有細菌滋生;至於葡萄糖胺保健食品是否越貴越好?汪曉琪建議不要有價錢迷思,商品複方端看個人需求,選購上仍建議從商品標示與成分判斷。
王治宇、鍾佳儒說,消費者如有消費相關疑問,可撥1950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向新北消費者服務中心諮詢。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