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尿液不是越淺越好! 醫教從顏色看身體警訊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身體狀況經常反映在許多地方,像是尿液的顏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分享6種尿液顏色及對應狀況,包含深黃色,可能是水分攝取不足;透明無色有腎功能不全的可能;深褐色,可能與急性腎炎有關;乳白色,多為尿道感染;紅色,或許是腎結石相關問題;黑色尿液,通常與肝疾病有關;需注意的是,尿液顏色不是愈淺愈好,當尿液透明無色也有可能是腎功能不佳。
戴定恩在臉書專頁「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 文山 新店 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專業」發文指出,身體的不適經常會反應在許多地方,而尿液顏色其實也是日常生活中,檢測自我身體健康的方式之一。整理不同尿液顏色及相對應的身體狀況如下:
深黃色:一般正常尿液顏色接近淺黃色,若為深黃色多數原因來自水分攝取不足,加以補充水分即可獲得改善。
透明無色:許多人都會認為尿液顏色越淺越好,不過當尿液呈現透明無色時,除了可能是水分攝取過多所造成,便是尿崩症、 腎功能不佳的前兆。
深褐色:當尿液呈現深褐色時,除了受到飲食的影響,吃下如:蠶豆、蘆薈等食物外,則可能是急性腎炎、溶血性貧血及肝相關疾病所造成。
乳白色:乳白色尿液通常由尿道感染所引起,像是尿道炎、膀胱炎、腎結核、腎盂炎等疾病,若伴隨排尿異常、腰痛、發熱等症狀時,極有可能是嚴重的泌尿道感染。
紅色:排出紅色、粉色尿液良性原因來自於吃了火龍果、甜菜、藍莓等食物;倘若與飲食無關,即為俗稱的血尿,問題則有可能來自腎臟、膀胱,或是腎結石、鉛汞中毒的症狀。
黑色:黑色尿液通常是受膽色素引起,像是罹患急性血管性溶血、惡性瘧疾、肝病的病人,就會排出黑色尿液。除此之外當酚中毒、色素瘤、尿黑酸病同樣會有黑色尿液出現。
戴定恩也提醒,當遇到尿液顏色不正常時,務必立即就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