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輪狀病毒 台東弱勢戶嬰兒補助口服疫苗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輪狀病毒傳染力高、無特效藥,因而引發病毒性腸胃炎,是嬰幼兒常見急性腸胃炎中排名第一名,且年紀愈小感染症狀愈嚴重,有時會因嚴重嘔吐及水狀腹瀉情形導致幼童脫水,健保署運用東區醫院總額風險移撥款,針對設籍台東縣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嬰兒補助二劑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呼籲符合補助對象儘快讓幼兒完成口服疫苗,增加保護力。
縣長饒慶鈴表示,兒童是最脆弱族群也是最需保護,感謝中央針對設籍台東縣低收及中低收家庭嬰兒,提供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補助,家中有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嬰兒,可至台東馬偕醫院及基督教醫院完成疫苗。
衛生局表示,此次補助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時間自9月25日開始,補助為二劑型,服用時程為出生滿2、4個月(最後1劑不得晚於出生後24週服用)。輪狀病毒傳染力強,最常導致嬰幼兒急性腸胃炎主因之一,5歲前兒童幾乎至少會感染一次,感染將引起發燒、嘔吐和水狀腹瀉等症狀,且持續3至7天,造成嚴重脫水和電解質失衡。由於目前尚無對抗輪狀病毒藥物,要降低病毒威脅,最有效預防方式仍是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請家長不可輕忽,做好輪狀病毒預防,讓寶寶遠離發燒、腹瀉等輪狀病毒感染帶來的不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