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別再自己「喬」脫臼了! 醫:習慣性脫臼注意4件事

2023/09/19 19:09

嚴可倫表示,平時在進行日常活動和運動時,可使用護肩或護膝等支持性護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嚴可倫表示,平時在進行日常活動和運動時,可使用護肩或護膝等支持性護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脫臼千萬不要像武俠說中的大俠,「咖」的一聲自己「喬」回去!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提醒,若有習慣性脫臼問題的民眾,千萬不要自己復位,建議盡快尋求醫師治療,遵守醫師指示進行治療計畫,建議平時運動時,藉由護肩或護膝支撐關節,並持續追蹤治療,否則會越拖越嚴重。

進行日常活動或運動 利用護具保護關節

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分享,有位習慣性脫臼問題的朋友,總是在旁人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脫臼,然後再神色自若的將自己的肩膀復位回去,對此,他建議注意以下4件事。

●盡快就醫:雖然很多人已習慣自己將關節喬回去,但還是建議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因為醫師可以確定關節是否受損,從而制定專屬的治療計畫。

●遵守醫師指示:看完醫師後,最重要的是要聽話,並根據醫師的建議,遵循治療計畫,包括物理治療、運動強化等,若是醫師評估需要開刀,也不要逃避現實。

●平常保護關節:在進行日常活動和運動時,使用支持性護具,如護肩或護膝等。除此之外,記得避免過度使用關節,尤其是在激烈運動期間,減少再次脫臼的風險。

●持續監測和追蹤:定期追蹤,確保治療有效,並監測關節的健康狀況。如果再次脫臼或有任何新的症狀,應立即咨詢醫生,以免進一步的損傷。

嚴可倫補充,若是抱持著自行喬回去就好的心態而不就醫,可能會有損傷韌帶和肌肉等周圍結構的風險,進而使得關節穩定性下降,導致脫臼更頻繁,增加慢性關節炎等風險。

他解釋,簡單來說就是會愈拖愈嚴重,造成長期的問題,因此若是有習慣性脫臼問題,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