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男子長期耳鳴 竟是鼻過敏引發耳蝸炎
文/陳建志
一名30歲男性,這3年來,每早一起床,兩耳就會聽見「啵~啵~啵」的聲響,很像有人在耳邊搓泡棉。晚上睡覺時,只要側臥,讓一耳貼壓在枕頭上,耳鳴聲會變大。
週末跟同事去KTV唱歌,或是開車時聽音樂時,兩耳會感到悶脹,好像有東西塞住耳道,等到環境噪音消失,兩耳會聽見收音機沒有對到頻道時的雜音,持續一段時間。近來,只要站著,就覺得眼前景物在晃動,只好就醫。
原本以為聽力受損,但聽力檢查正常。進一步檢查卻發現,耳蝸呈現廣泛性的障礙。另外,我撐開他的鼻腔,就見到嚴重的鼻過敏,裡面滿是鼻涕。原來是罹患了過敏性耳蝸炎。
人體出現過敏時,組織胺及其它炎性胜肽順著血液循環,經由螺旋動脈,到達膜性耳蝸外側邊緣的血管紋,微血管內皮細胞腫脹,不僅阻礙紅血球,還向外撐裂基底膜,周圍細胞邊緣跟管壁分離。如此,破壞血液迷路屏壁 (blood-labyrinthine barrier),大量的蛋白質得進入膜性耳蝸,內淋巴液變得濃稠,比重增加,干擾聲波傳入時的共振效應,柯蒂氏器難以發出聽覺訊號,患者感到耳悶。
當聲波停止時,膜性耳蝸又並未因此而煞停,多餘的聽毛擺動,聽覺訊號持續傳進腦幹,患者聽見雜音。當內淋巴液流到球囊及橢圓囊時,耳石斑浮起,前庭訊息發生變化,患者感到暈眩。
此病治療,莫過好好地控制過敏。一開始,會以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組織胺為主,必要時,得給予副腎皮質素,降低過敏對於內耳的影響,使內淋巴液恢復清澈,降低比重,耳鳴及暈眩自然消失。
需注意的是,噪音傷害、梅尼爾氏病發作(內耳淋巴水腫)、耳蝸動脈缺血、上半規管裂隙或外淋巴瘻管都會影響內耳。另外,嚴重的耳咽管功能不良,中耳負壓拉扯圓窗也會影響內耳。有類似病症者,別以為只是聽幻覺或自律神經失調,宜先正確就醫。(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