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女大生熬夜唸書全身痛如「車輾」 4習慣害體內失火

2025/07/01 19:32

1名女大生長期熬夜唸書,因全身痠痛、肌肉僵硬、注意力不集中求診,經醫學評估,發現慢性發炎指標升高等狀況,調理後獲改善;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1名女大生長期熬夜唸書,因全身痠痛、肌肉僵硬、注意力不集中求診,經醫學評估,發現慢性發炎指標升高等狀況,調理後獲改善;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女大生長期備考熬夜唸書,因反覆全身痠痛、肌肉僵硬,甚至早上起床像被「卡車輾過」,導致全身無力四處求醫,做過神經、骨科、免疫、風濕相關檢查,仍找不到明確原因。後經全面性功能醫學評估,發現慢性發炎指標明顯升高、腸道菌相失衡等狀況,顯示與慢性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背後的系統性發炎及大腦敏感化(central sensitization)相關。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於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分享個案,這名大女生因備考長期作息不正常,並自述反覆出現全身痠痛、肌肉僵硬等狀況,但經各種相關科別檢查後,仍找不到確切原因,經長輩建議,進行功能醫學方式評估。評估後發現,慢性發炎指標明顯升高,腸道菌相失衡、自由基偏高,幾項和自律神經、免疫系統有關的指標也都不平衡,均與慢性纖維肌痛症背後的系統性發炎與大腦敏感化有關。

抓病因:促炎4因子導致身體如火燒

劉博仁表示,我們常以為發炎只是紅腫熱痛,但其實慢性發炎是很多文明病的根源,例如:糖尿病、憂鬱、失眠、肥胖、免疫失調,甚至是這名年輕患者出現的慢性疼痛症候群,都是長期體內低度發炎的結果;且經詳細確認生活作息後,發現以下潛在促炎因子:

長期熬夜、睡眠不規律:常常半夜兩三點才睡,第二天精神渙散。

幾乎不運動:因為身體容易疲倦,幾乎都坐著唸書,身體肌肉量明顯不足。

情緒壓力大:怕考不好、怕未來沒方向,長期處於壓力荷爾蒙高漲狀態。

喝手搖飲、吃加工食品:早餐常吃三明治配紅茶,晚餐為了省時間吃泡麵或速食。

醫師說,女大生除熬夜、幾乎不運動、情緒壓力大之外,長期喝手搖飲、以泡麵等加工食品當餐點,也造成身體產生促炎因子;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醫師說,女大生除熬夜、幾乎不運動、情緒壓力大之外,長期喝手搖飲、以泡麵等加工食品當餐點,也造成身體產生促炎因子;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劉博仁說,以上因子都會讓身體免疫系統、荷爾蒙系統、神經系統紊亂,導致容易產生疼痛、疲憊與身心失調等症狀。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高糖、油炸、加工食品、紅肉、精緻澱粉,均會誘發體內發炎因子上升。另,久坐、缺乏運動、空氣污染(PM2.5)、抽菸、長期壓力與失眠,也被證實會讓身體不斷發炎,進而影響神經系統,造成腦霧、疼痛敏感、自律神經失調,這就是慢性纖維肌痛症最常見的症狀來源之一。

減發炎:調理3策略

劉博仁指出,經與女大生討論後,設計系統性的調理策略,希望從根本減少體內發炎,包括:

營養干預:補充Omega-3脂肪酸、薑黃素、維生素D3、鎂、抗氧化劑等,幫助降低發炎;調整腸道菌相,用益生菌與膳食纖維改善腸漏、減少內毒素進入血中。

飲食建議:減少加工食品、甜食、紅肉;多吃蔬果、魚類、橄欖油、地瓜、糙米等天然抗發炎食物。

生活調整:每天規律作息,晚上11點前就寢;一週至少3次溫和運動,如散步、伸展、超慢跑;學習正念、冥想、呼吸放鬆技巧,每天給自己10分鐘放空。

劉博仁表示,幾週後,女大生身體慢慢改變,早上醒來沒那麼累、肌肉沒那麼痛,也沒那麼容易煩躁,這就是身體慢慢從發炎走向修復的過程。慢性疼痛不是單一病因,而是身體整體失調的訊號,只要找到源頭、穩定修復,便能改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