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糖尿病患者高溫耐受差! 醫:中暑、熱衰竭住院率增加30%

2023/09/07 10:46

謝安民指出,糖尿病患者對於環境高溫耐受度較差,建議平時避免待在高溫環境過久,並增加量測血糖的頻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謝安民指出,糖尿病患者對於環境高溫耐受度較差,建議平時避免待在高溫環境過久,並增加量測血糖的頻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除了平時的照護外,還應特別注意氣溫升高的影響!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表示,糖尿病患者對付環境高溫的能耐較差,容易出現中暑、熱衰竭,甚至增加30%住院的可能性,建議平時避免待在高溫環境過久,並增加量測血糖的頻率,以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 高溫耐受度差

關於糖尿病的人對高氣溫的能耐較差,謝安民在臉書專頁「謝醫師開講」發文分享,維持體溫穩定的機制,仰賴健全的自主神經系統,而久患糖尿病的人,大多有自主神經失調的毛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差的人,較難在高溫環境下維持正常體溫。

除了自主神經失調外,謝安民提到,高血糖會產生滲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而糖尿病患者又常需要吃有利尿作用的藥(如利尿劑),所以比較容易脫水。

謝安民表示,血糖控制較差的人,其自主體溫調節功能受損,再加上容易脫水,因此較容易中暑;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謝安民表示,血糖控制較差的人,其自主體溫調節功能受損,再加上容易脫水,因此較容易中暑;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注意3大疾病及影響

至於糖尿病患者健康上,謝安民提及,有3大常見疾病或影響,像是中暑、熱衰竭,亦或是醣類、脂肪代謝問題增加等:

●中暑、熱衰竭: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較差的人,其自主體溫調節功能受損,再加上容易脫水,伴隨產生電解質失衡的機會,因此較容易中暑(heat stroke) 及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得到時往往較為嚴重。據研究顯示,相較於沒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糖尿病患者因中暑或熱衰竭而住院的可能性,增加了30%,像是,1996年紐約熱浪期間,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了117%。

●醣類、脂肪代謝問題增加:電解質不平衡,如低血鉀會減少胰臟分泌胰島素,也會降低胰島素的效用,因而使得血糖控制變差,造成醣類、脂肪的代謝問題變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滲高血糖昏迷:由於暴露在高溫環境,即使體溫的輕微升高,也會導致反調節激素(對抗胰島素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增加,使糖尿病人本來就紊亂、不正常的醣類和脂肪代謝更加不正常,而這些變化再加上缺水,使得糖尿病人較容易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滲高血糖昏迷住院。

謝安民提到,病人用的血糖器使用的試紙,在高溫下容易不準確;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謝安民提到,病人用的血糖器使用的試紙,在高溫下容易不準確;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高溫環境 胰島素治療注意事項

謝安民提及,在較高的環境溫度條件下,接受胰島素治療的人需有以下3項特殊考量,像是血糖器使用的試紙不準確,容易導致低血糖症狀誤判,而無法及時治療低血糖發作。

●胰島素的儲存加和高溫下的穩定性:新的製劑在室溫下有一定的保質期,因此不再建議一定要冷藏胰島素。但在環境溫度大於30°C下,小瓶的胰島素效力在4週內降低約5%,而暴露在熱量下可能會導致胰島素的構造解離和纖維絲的形成,進而增加胰島素成為免疫抗原的風險。若是注射已有纖維絲形成的胰島素,身體可利用的胰島素會降低。

●胰島素吸收速度變快:高氣溫下,皮膚的血管擴張,使得血流增加,因此皮下注射胰島素吸收速度會比常溫時快一些。根據針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相對於20°C,在35°C的環境溫度下,胰島素吸收速度可增加60%。

●病人用的血糖器試紙不準確:高溫時,血糖器使用的試紙不準確,尤其是測出結果是在低血糖範圍,而持續性血糖監測儀器的感應器可能亦有該問題。因此低血糖的一些症狀(如出汗、疲倦、頭暈、頭痛)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暴露在高溫下的結果,因而無法及時治療低血糖發作。

謝安民提醒,從氣候變遷趨勢來看,高氣溫會持續發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了解天氣熱時,要特別注意的事項,避免在酷熱環境太久、避免脫水,提高量測血糖的頻率,並控制好血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