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肺結節≠腫瘤 醫:輕微肺炎也可能出現「毛玻璃結節」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5旬男子因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無意間在右上肺看到一顆約0.7公分的毛玻璃結節,醫師建議6個月後再追蹤,不用急著去動刀,也「不需要」服用化痰藥。經過6個月後再追蹤時,毛玻璃結節已自然消失,僅是輕微的肺臟發炎現象;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百璽提醒,若發現自己的肺部斷層檢查有異樣時,請尋求醫師的判斷,不用過度擔心,也別一昧相信網路上偏方、有藥吃或開刀。
陳百璽在臉書粉專「胸腔外科陳百璽醫師 新竹馬偕醫院」發文指出,毛玻璃結節不是只有腫瘤,發炎、感染都有可能。此外,近年來「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越來越普及,這其中包括國健署肺癌篩檢計畫;員工健檢;自費的肺部斷層檢查等,有相當多的民眾都在檢查中發現肺部有些小結節。
陳百璽解釋,對於小結節這個名詞,民眾大多數都不是很了解,甚至誤以為有結節就等於有腫瘤,因此對報告結果產生強烈的恐懼感,除了尋求醫療資源外,也有相當多的民眾在網路上搜尋相關文章來解惑。
至於如何去判讀小結節?陳百璽表示,這都需要醫師實際看過電腦斷層影像才能加以判斷。此外,除了要去判讀影像外,更常遇到的狀況就是「何時需要動手術?」但並不是每個肺部結節都需要開刀,因為需要開刀一定是有醫療上的判斷和考量,甚至,大多數的結節根本連吃藥都不用。所以別老是相信什麼狀況都是「有藥可以吃」、「非要開刀」,一切都要依照病患實際的情況做判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