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擁有「腸」久人生! 醫:這些菌不可少

2023/08/04 17:00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長期飲食不均,容易讓菌叢失衡,想維持腸道健康,除飲食控制,可適時補充益生菌,來維持消化道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長期飲食不均,容易讓菌叢失衡,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若想維持腸道健康,除飲食控制,適時補充益生菌,來維持消化道健康。其中常見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桿菌能調整腸道環境;比菲德氏龍根菌有助消化的酵素;雷特氏B菌能增強腸道屏障功能;乾酪乳桿菌能調節免疫與過敏;鼠李糖桿菌有調整體質功能。

陳威佑在臉書專頁「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指出,人體腸道的健康是各種不同比例菌叢的平衡,而腸道菌數量上兆個、多樣性高,但卻不是每一種大腸內細菌都有益於人體,其中可以分類成中性菌、致病菌和益生菌3類。

1.致病菌:占所有大腸內的細菌20%,造成嚴重腹瀉的嗜血大腸桿菌O157就是屬於致病菌,通常是因為食物污染所造成的感染。

2.益生菌:占所有大腸內的細菌10-20%,以下是5種常見的益生菌 :

●嗜酸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又稱A菌,是本來就存於體內的腸道菌,它能分泌乳酸和醋酸,改善腸道pH值,調整腸道環境。

●比菲德氏龍根菌:比菲德氏龍根菌又稱為B菌,是雙歧桿菌屬,可幫助製造維生素B、維生素K以及有助於消化的酵素。

●雷特氏B菌:可改善腸道消化問題,它能夠附著於腸道黏膜,幫助維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強腸道屏障功能。

●乾酪乳桿菌:乾酪乳桿菌簡稱C菌,常添加在市售的養樂多中,功效主要是預防腸道不適、調節免疫與過敏等。

●鼠李糖桿菌:又稱R菌,益生菌本身有耐酸、耐鹼的特質,因此在經過消化道時可以避免被消化液破壞,成功抵達腸道,也有調整體質的功能。

3.中性菌:占所有大腸內的細菌60-70%,為比例中之最大宗,中性菌又稱伺機菌或條件致病菌,大腸桿菌便是其中的一種。中性菌會隨著好壞菌的比例變動 ,並依附在優勢的一方,發揮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力,例如正面影響力來說,有些大腸桿菌可以合成製造維生素K提供人體使用。

陳威佑提醒,腸道一直都還是有致病菌的存在,而且腸道會生病,主要是因為致病菌趁著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伺機感染造成的。特別是現代人因為精緻飲食或是常常都吃同一類食物,容易讓菌叢失衡,讓伺機菌有機可乘。所以要讓腸道菌維持平衡的比例,適時的補充益生菌或是保健品來維持消化道健康、保持營養均衡都是不錯的方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